一、试验目的
- 评估电阻器在短时过载下的电气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 验证电阻器在过载后是否会发生不可逆损坏(如开路、短路、起火等)。
- 为电路设计提供失效阈值参考,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二、适用标准
- IEC 60115-1: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的通用要求。
- GB/T 5729:电子设备用电阻器试验方法。
- 制造商规格书定义的极限参数(如最大瞬时功率、耐压值等)。
三、核心检测项目与测试方法
1. 过载电流施加测试
- 测试方法: 向电阻器施加额定功率的2-5倍瞬时功率(具体倍数根据规格书确定),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十秒(典型值:1秒至30秒),记录电流、电压及时间参数。
- 设备:可编程直流/交流电源、高速数据采集仪。
- 合格标准:
- 电阻器未发生开路、短路或永久性阻值漂移(ΔR≤±5%)。
- 外观无烧焦、开裂、涂层脱落等现象。
2. 温升特性监测
- 测试方法: 在过载过程中,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或热电偶实时监测电阻器表面及引脚温度。
- 关键指标:
- 最高温度不超过材料耐受极限(如环氧树脂封装耐温通常≤150℃)。
- 温度分布均匀,无局部热点。
3. 耐压绝缘测试
- 测试目的:验证过载后电阻器的绝缘性能。
- 测试步骤:
- 过载试验后,在电阻器引脚与外部金属壳体(如有)间施加500V DC电压,持续1分钟。
- 测量漏电流。
- 合格标准:漏电流≤1mA,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4. 恢复能力测试
- 测试方法: 在多次过载循环(如5次)后,测量电阻器恢复至常温时的阻值。
- 合格标准:
- 阻值变化率≤±2%(部分高精度电阻要求≤±1%)。
- 无机械形变或材料劣化迹象。
5. 失效模式分析
- 测试内容: 逐步增加过载功率直至电阻器失效,记录失效时的功率、时间及表现形式。
- 典型失效模式:
- 渐进式失效:阻值缓慢上升至开路(金属膜电阻常见)。
- 灾难性失效:瞬间烧毁或短路(碳膜电阻可能因过热炭化导致短路)。
四、试验注意事项
- 环境控制:测试应在标准气候条件下进行(温度25±5℃,湿度≤75% RH)。
- 安全防护:试验装置需配备断路保护,防止起火或爆炸风险。
- 数据记录:需保存过载波形、温升曲线及失效过程的完整数据。
五、结果判定与报告
- 合格判定: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规格书及标准要求。
- 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验条件、测试数据、失效阈值、图像证据及改进建议(如优化散热设计)。
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3
8
14
15
11
14
16
12
17
19
19
20
20
15
17
19
14
17
16
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