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奶/洗面膏检测项目全解析
一、安全性检测
-
- 检测项目: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 重要性:防止产品因微生物污染导致皮肤感染或过敏。
- 标准限值:如中国规定菌落总数≤500 CFU/g(或ml),致病菌不得检出。
- 检测方法:平板计数法、PCR技术等。
-
- 检测项目:铅(Pb)、砷(As)、汞(Hg)、镉(Cd)、镍(Ni)等。
- 重要性:长期接触重金属可引发皮肤炎症或系统毒性。
- 标准限值:铅≤10ppm,汞≤1ppm,砷≤2ppm(中国)。
- 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 激素类: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性激素等。
- 抗生素:氯霉素、甲硝唑等。
- 荧光增白剂:如联苯乙烯二苯基二磺酸。
-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
- 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尼泊金酯类(Parabens)、甲醛等。
- 防晒剂:若产品宣称防晒功能需检测相关成分(如二苯酮-3)。
- 标准限值:如欧盟规定MIT最大浓度0.01%。
-
- 二噁烷:表面活性剂(如SLES)生产中的副产物,具有致癌性(中国限值≤30ppm)。
- 甲醇:含酒精产品需检测(限值≤2000ppm)。
二、理化性能检测
-
- 重要性:与皮肤pH(约4.5-6.5)匹配,避免破坏皮肤屏障。
- 标准:洗面奶pH通常控制在4.5-8.5。
-
- 清洁成分:氨基酸表活(如椰油酰甘氨酸钾)、皂基等含量测定。
- 功效成分:透明质酸、烟酰胺等活性物的定量分析。
-
- 高温/低温试验:-15℃~50℃循环测试,观察分层、变色、结晶等现象。
- 离心试验:3000r/min离心30分钟,检测是否分层。
- 光照试验:验证光敏成分是否变质。
三、功能性评价
-
- 方法:体外法(如皮脂清除率测定)、人体试验(仪器测量皮肤油脂残留)。
-
- 皮肤刺激性:通过斑贴试验(人体或动物模型)评估红斑、水肿反应。
- 眼刺激试验:参照OECD指南,使用鸡胚绒毛膜尿囊膜(HET-CAM)法。
-
- 仪器法:角质层水分含量测定(如Corneometer)。
- 感官评价:志愿者使用后反馈肤感。
-
- 皮脂分泌量测定:使用Sebumeter测量使用前后皮脂变化。
四、包装材料安全性
- 塑化剂迁移:邻苯二甲酸酯类(如DEHP)检测。
- 可迁移重金属:包装材料中铅、镉等溶出量测试。
五、其他特殊检测
- 过敏原筛查:香精(如肉桂醛)、防腐剂等致敏原标识(欧盟要求26种致敏原超0.001%需标注)。
- 微塑料检测:部分国家禁止添加聚乙烯(PE)等磨砂微粒。
检测流程与标准依据
- 中国:遵循《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版)及GB/T 29680-2013《洗面奶、洗面膏》。
- 欧盟:符合EC 1223/2009,需提交化妆品安全报告(CPSR)。
- 美国:FDA对化妆品实行事后监管,但需符合《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
结语
上一篇:刚性板的水平燃烧试验检测下一篇:轴的径向跳动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8
11
13
11
17
19
19
20
20
15
17
17
12
15
14
14
11
13
16
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