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核心目标
二、检测项目详解
1. 电气性能测试
- 绝缘电阻:使用高阻计(如Agilent 4339B)测量部件绝缘层在湿热后的电阻值变化,判定是否低于标准阈值(如IEC 60664-1规定的1MΩ)。
- 耐压强度:施加1kV~5kV交流电压(依据IEC 60243),检测介质击穿风险。
- 接触阻抗:通过四线法测试连接器触点阻抗,湿热后阻抗变化率超过15%则判定失效。
2. 机械性能测试
- 尺寸稳定性:采用激光扫描仪(精度±0.001mm)测量塑料、橡胶部件膨胀率,标准通常要求变形量<0.5%。
- 力学强度:湿热后测试金属件的抗拉强度(ASTM E8)和塑料件的冲击强度(ISO 179),评估材料脆化程度。
- 涂层附着力:按ASTM D3359进行划格试验,湿热循环后涂层脱落面积>5%即不合格。
3. 环境适应性测试
- 凝露耐受:在温度骤变阶段(如60℃→25℃/10min)观察表面凝露对电路板的电化学迁移影响。
- 盐雾叠加测试:部分标准(如GJB 150.11)要求湿热循环后叠加48h盐雾,加速评估双85(85℃/85%RH)条件下的腐蚀防护能力。
4. 化学性能分析
- 材料析出物检测:使用GC-MS分析密封件释放的有机挥发物,避免导致电路腐蚀。
- pH值变化:收集冷凝水测定酸碱度,pH超出6.5~7.5范围可能加速金属腐蚀。
5. 密封性验证
- IP防护等级测试:湿热循环后对壳体进行IP67/IP68级防水验证(IEC 60529)。
- 氦质谱检漏:检测微米级缝隙的泄漏率,半导体封装要求漏率<5×10⁻⁸ Pa·m³/s。
6. 寿命预测模型
- 阿伦尼乌斯加速模型:通过40℃/93%RH条件下的测试数据,推算产品在25℃/60%RH环境下的理论寿命。
- 威布尔分布分析:统计多个循环后的故障时间,计算特征寿命η和形状参数β。
三、检测标准与设备
- 主要标准: IEC 60068-2-30(基本测试方法) GB/T 2423.4(中国国标等效) MIL-STD-810G(军用设备强化条件)
- 关键设备: 交变湿热试验箱(ESPEC PCT系列) 三综合振动湿热试验系统(用于叠加机械应力) 红外热像仪(FLIR T860)检测局部温升缺陷。
四、测试结果判据示例
检测项目 | 合格标准 | 典型失效现象 |
---|---|---|
绝缘电阻 | ≥100MΩ(初始值的50%) | 电阻值下降至10MΩ以下 |
金属腐蚀 | 表面无红锈或白锈 | 镀层出现≥3%面积腐蚀点 |
塑胶件变形 | 尺寸变化率≤0.3% | 卡扣结构无法闭合 |
密封泄漏率 | ≤1×10⁻⁶ mbar·L/s | 氦检漏率超标导致内部结露 |
五、工程应用建议
- 设计优化:对检测中易失效的部件(如接插件)改用镀金端子或硅胶密封圈。
- 工艺控制:PCB三防漆涂覆厚度需≥25μm,并通过湿热循环后的耐湿漏电起痕试验(CTI≥250V)。
- 加速测试方案:采用85℃/85%RH条件进行3倍加速老化,每24h循环等效自然环境1个月。
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2
11
15
15
14
17
15
12
11
18
20
14
18
20
17
20
28
22
22
2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