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激活试验检测项目详解
一、核心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
- CH50(经典途径总活性):检测经典途径的整体功能,降低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遗传性补体缺陷等。
- AH50(旁路途径总活性):评估旁路途径功能,异常多见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或感染性疾病。
-
- C3、C4:
- 降低:SLE活动期、链球菌感染后肾炎、遗传性缺陷。
- 升高: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如心梗)。
- C1q:显著降低提示C1q缺乏相关狼疮或血管炎。
- 其他成分(如C2、C5-C9):特定缺陷可导致反复感染或自身免疫病。
- C3、C4:
-
- C3a、C5a:过敏毒素,升高提示急性炎症(如脓毒症)、器官移植排斥。
- SC5b-9(膜攻击复合物):反映终末补体激活,见于血栓性微血管病(如TTP、HUS)、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
- C1-INH(C1酯酶抑制剂):缺乏导致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 Factor H/I:缺陷与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相关。
-
- 抗C1q抗体:高浓度与狼疮性肾炎、血管炎活动期相关。
- 抗H因子抗体:见于部分aHUS患者。
二、临床应用场景
-
- SLE:动态监测C3、C4辅助评估疾病活动性。
- 血管炎及肾炎:抗C1q抗体提示病情进展风险。
-
- 反复感染(如C3缺陷易致细菌感染)。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C1-INH水平及功能检测确诊。
-
- 肾小球肾炎:C3肾炎因子(旁路途径异常)提示特定病理类型。
- 移植排斥:C5b-9升高提示补体介导的损伤。
-
- PNH: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结合SC5b-9评估补体敏感性。
- 血栓性微血管病:补体调节因子突变筛查指导靶向治疗(如依库珠单抗)。
-
- 脓毒症中C3a、C5a显著升高,提示过度炎症反应。
三、检测注意事项
-
- 血清/血浆需及时分离(室温放置<2小时),-7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
- 不同检测方法(如ELISA、免疫比浊)结果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实验室参考范围。
-
- 单次检测价值有限,需多次检测观察趋势(如SLE治疗中C3/C4回升提示缓解)。
-
- 结合临床表现与其他检验(抗核抗体、肾功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四、结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0
28
26
20
31
29
27
26
27
30
29
33
40
43
55
52
55
58
48
5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