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邻二甲苯检测的必要性
二、邻二甲苯检测的核心项目
1. 环境监测
-
- 检测目的:评估工业区、化工园区或室内空气中的邻二甲苯浓度。
- 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G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合被动吸附采样(如活性炭管)或主动抽气采样。
- 标准限值:中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邻二甲苯的排放浓度限值为70 mg/m³。
-
- 检测目的:监测工业废水、地表水或地下水中的邻二甲苯残留。
- 检测方法:液液萃取(LLE)或固相萃取(SPE)预处理后,使用GC-MS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
- 标准限值:中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邻二甲苯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4 mg/L。
-
- 检测目的:评估化工污染场地的土壤安全性。
- 检测方法:土壤样品经索氏提取或超声波萃取后,通过GC-MS检测。
- 标准限值: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值要求。
2. 工业过程控制
-
- 检测目的:确保化工原料或成品中邻二甲苯的含量符合工艺要求。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C)结合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
- 检测目的:实时监控化工生产排放的废气中邻二甲苯浓度,确保达标排放。
- 检测方法:在线气相色谱仪或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3. 职业健康与安全
-
- 检测目的:评估工人接触邻二甲苯的暴露水平。
- 检测方法:使用个体采样泵结合吸附管(如Tenax TA)采样,实验室分析采用GC-MS。
- 限值标准:中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19)规定,邻二甲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50 mg/m³,短时接触限值(PC-STEL)为100 mg/m³。
-
- 检测目的:通过检测工人尿液中邻二甲苯代谢物(如甲基马尿酸),评估长期暴露风险。
-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三、邻二甲苯检测的关键技术
-
- 优势:灵敏度高(检出限可达0.01 mg/m³)、分离效率好,适用于空气和液体样品。
- 常用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质谱检测器(MS)。
-
- 优势:兼具定性和定量能力,可同时检测多种VOCs,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如土壤、废水)。
-
- 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但灵敏度较低。
-
- 电化学传感器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传感器:用于便携式检测仪,适合实时监测。
四、检测流程
- 采样:根据检测目标选择采样方法(如吸附管、气袋、液体吸收瓶等)。
- 前处理:对样品进行萃取、浓缩或衍生化处理(如水样需液液萃取)。
- 仪器分析:通过GC、GC-MS等设备进行定量分析。
-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浓度,对比限值进行合规性判定。
五、典型案例
- 案例1:某化工厂废气监测中发现邻二甲苯浓度超标,通过升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实现达标排放。
- 案例2:职业健康检查中,工人尿液中甲基马尿酸水平异常,工厂改进通风系统并加强个人防护。
六、注意事项
- 样品保存:挥发性样品需低温避光保存,防止分解或挥发。
- 方法选择:根据基质复杂性和检测目的选择合适方法(如GC-MS适用于痕量分析)。
- 质量控制:加入内标物或平行样,确保数据准确性。
七、未来趋势
- 快速检测技术(如便携式GC-MS)的普及;
- 高灵敏度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下一篇:(总)砷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2
15
18
23
15
15
26
19
27
26
22
21
21
18
22
20
19
20
18
1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