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项目分类及技术要点
1. 净空断面检测
- 横向净空尺寸:检测隧道左右两侧边墙的水平间距,误差需控制在±50mm内(依据设计图纸)。
- 竖向净空高度:测量拱顶至轨道/路面的垂直高度,精度要求≤±20mm。
- 内轮廓扫描:采用激光扫描仪或全站仪获取三维点云数据,对比设计轮廓线,分析超挖/欠挖区域(允许偏差±100mm)。
2. 轴线偏位检测
- 中线平面偏移:测定隧道实际轴线与设计轴线的水平偏差,允许误差±30mm。
- 高程偏差:核查拱顶、仰拱等关键点的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收敛变形监测
- 周边收敛:使用收敛计或全站仪监测两侧边墙的水平相对位移,预警值通常为日变形速率≥2mm或累计位移≥50mm。
- 拱顶下沉量:布设沉降观测点,监测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竖向位移,控制值为设计允许值的80%。
4. 衬砌厚度检测
- 雷达无损检测:利用地质雷达(GPR)扫描衬砌层厚度,精度可达±5mm。
- 钻孔取芯验证:对异常区域钻芯取样,直接测量混凝土实际厚度。
5. 变形缝与接缝检测
- 缝宽变化监测:使用数显裂缝仪记录施工缝、变形缝的宽度变化趋势。
- 错台量测:检测相邻衬砌段错台高度,允许值≤5mm。
二、检测方法及仪器选用
- 全站仪法:精度高,适用于轴线偏位、净空尺寸等常规测量。
- 三维激光扫描:高效获取全断面点云数据,生成数字化模型。
- 光纤光栅传感器:实时监测收敛变形,适应长期运营监测需求。
- 地质雷达(GPR):非接触式检测衬砌厚度及背后空洞。
三、数据处理与评价标准
- 数据分析:通过BIM或专业软件(如Cyclone、CAD)对比实测数据与设计模型。
- 评价依据:参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2007)等标准。
四、检测频率及注意事项
- 施工阶段:开挖后立即初测,衬砌后复测,频率为每10~20m一个断面。
- 运营阶段:每年1~2次定期巡检,暴雨或地震后增加专项检测。
- 安全预警:发现变形速率异常或累积量超标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结语
上一篇:静止侧压力系数检测下一篇:甲醛次硫酸氢钠(以甲醛计)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3
9
15
19
15
15
13
11
12
15
13
12
12
13
13
12
14
13
11
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