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叶底)检测的核心项目与技术解析
一、感官品质检测
-
- 检测内容:叶片舒展度、完整性、嫩度、匀整度。
- 方法:专业评茶师对照国家标准(如GB/T 23776)进行视觉与触觉评估。优质叶底应柔软肥厚、边缘锯齿清晰,无红梗红叶。
- 意义:反映茶叶原料等级和加工工艺(如发酵程度、揉捻力度)。
-
- 检测内容:颜色均匀性(如绿茶黄绿鲜活、普洱红褐油润)、氧化程度。
- 工具:标准光源箱(消除环境光干扰),辅以色度仪量化Lab值。
- 异常判断:暗沉、花杂可能暗示存储不当或工艺缺陷。
-
- 检测内容:叶底冷嗅香气类型(花香、果香、陈香等)、纯净度。
- 关键点:异味(烟焦、酸馊)直接关联加工失误或变质。
二、理化成分检测
-
- 茶多酚(紫外分光光度法):决定收敛性,绿茶含量普遍>20%。
- 氨基酸(茚三酮显色法):关联鲜爽度,顶级绿茶可超5%。
- 咖啡碱(HPLC法):影响苦味,常规含量2-5%。
- 茶黄素/茶红素(液相色谱):评判红茶发酵程度的核心指标。
-
- 水分含量(105℃恒重法):超标(>7%)易引发霉变。
- 灰分检测(550℃灼烧法):总灰分>6.5%提示原料粗老或污染。
三、安全性与污染物检测
-
- 重点项目:吡虫啉、啶虫脒、蒽醌等(GB 2763-2021限量标准)。
- 技术:GC-MS/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LC-MS/MS测定新烟碱类。
-
- 必检元素:铅(≤5mg/kg)、砷(≤2mg/kg)、镉(≤1mg/kg)。
- 方法:原子吸收光谱(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
- 检测项: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5μg/kg)、大肠菌群。
- 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筛查,阳性样本需用HPLC-MS确认。
四、前沿技术应用
-
- 近红外光谱(NIRS):2分钟内预测茶叶内含物(多酚、氨基酸)。
- 高光谱成像:结合AI算法自动分级叶底匀整度。
-
- 稳定同位素比值(δ¹³C、δ¹⁵N):鉴别茶叶地理来源。
- 代谢组学分析:构建不同产区茶叶的化学指纹图谱。
五、检测标准体系
- 中国国家标准:GB/T 30766(茶叶分类)、GB/T 30357(紧压茶)。
- 国际对标:ISO 3720(红茶规格)、欧盟EU 2021/1317(农残法规)。
上一篇:高氯酸盐检测下一篇:裹衣与虾肉的比例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9
218
193
204
200
205
213
204
209
219
206
201
205
205
199
197
211
201
210
20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