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羧氟草醚原药检测方法及关键检测项目解析
一、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配制乙羧氟草醚标准溶液,梯度稀释后建立峰面积-浓度标准曲线。
- 称取原药样品,溶解于乙腈后超声处理,过滤进样分析。
- 通过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计算含量。 意义:有效成分含量需≥95%(依据标准),含量不足将导致除草效果降低。
二、相关杂质分析
- 样品经衍生化处理后进样,通过质谱库比对杂质结构。
- 定量分析杂质占比,总杂质含量通常要求≤2%。 意义:控制有毒杂质(如致癌物)含量,确保使用安全。
三、理化性质检测
-
- 方法:卡尔·费休法(Karl Fischer)
- 标准:水分≤0.5%,过高易导致原药结块或分解。
-
- 方法:pH计法(10%水溶液)
- 标准:pH 5.0~7.0,影响制剂稳定性及兼容性。
四、制剂性能相关检测
-
- 方法:离心法(按GB/T 14825标准)
- 标准:≥70%,悬浮率低易导致喷雾不均匀。
-
- 方法:量筒法(振荡后静置1分钟)
- 标准:泡沫体积≤25mL,避免堵塞喷雾设备。
五、稳定性测试
-
- 条件:54℃±2℃储存14天,有效成分分解率≤5%。
-
- 条件:-10℃放置24小时,观察是否析出结晶或分层。
六、安全与质量控制要点
- 检测频率:每批次原药需进行全项检测,定期抽查长期储存样品。
- 样品预处理:避免光照及高温,防止乙羧氟草醚光解。
- 实验室安全: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废弃物按有毒化学品处理。
结语
- GB/T 28140-2011《乙羧氟草醚原药》
- FAO/WHO农药标准指南(2020版)
- 《农药分析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上一篇: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下一篇:二氧化碳气容量、二氧化碳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12
14
15
14
17
14
13
15
16
16
15
22
25
21
20
19
25
20
2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