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性能检测
-
- 检测目的:评估沥青的耐温性能,判断其在不同井下温度条件下的软化特性。
- 方法:环球法(GB/T 4507)
- 标准要求:通常要求软化点≥120℃,以保障高温井段的稳定性。
-
- 检测目的:反映沥青的软硬程度和流动性,影响其在井壁裂缝中的渗透能力。
- 方法:25℃条件下针入度仪测定(GB/T 4509)
- 典型范围:25℃针入度控制在40-80(0.1mm),兼顾柔韧性与封堵强度。
-
- 检测目的:评价乳化沥青的流动性和悬浮稳定性,确保在钻井液中均匀分散。
- 方法:旋转黏度计(如布氏黏度计)测定不同剪切速率下的表观黏度。
- 关键指标:60rpm下黏度应≤200mPa·s,避免过度增稠影响钻井液流变性。
-
- 检测目的:验证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及抗破乳能力。
- 方法:离心法(3000r/min,30min)或静置分层试验(24h无析出)。
- 合格标准:离心后析出率≤5%,静置无分层。
二、化学性能检测
-
- 检测目的:确定有效成分比例,直接影响封堵剂加量计算。
- 方法:烘箱法(105℃恒重至质量恒定)。
- 要求:固含量≥40%,确保有效物质浓度达标。
-
- 检测目的:控制乳化体系的酸碱平衡,避免与钻井液其他组分发生反应。
- 方法:pH试纸或数字pH计直接测定。
- 范围:pH 7-9(弱碱性环境有利于稳定乳化)。
-
- 检测目的:验证乳化沥青与钻井液(如盐水、钙处理体系)的配伍性。
- 方法:按比例混合后观察絮凝、沉淀或黏度突变。
- 判定:无显著絮凝或黏度波动为合格。
三、应用性能检测
-
- 检测目的:模拟井下条件评估封堵剂对滤失量的控制能力。
- 方法:HTHP滤失仪(120℃/3.5MPa,30min)。
- 标准:滤失量降低率≥50%视为有效。
-
- 检测目的:定量评价对微裂缝和孔隙的封堵效果。
- 方法:岩心流动实验(测定封堵前后渗透率变化)。
- 要求:渗透率降低率≥80%。
-
- 检测目的:检测改性沥青对钻井液润滑性能的改善效果。
- 方法:极压润滑仪测定摩擦系数。
- 指标:摩擦系数降低率≥30%。
-
- 检测目的:验证产品在高温老化后的性能保持能力。
- 方法:180℃热滚16小时后复测软化点、黏度等关键指标。
- 判定:性能衰减≤15%为合格。
四、环保与安全检测
-
- 检测项目:铅、汞、镉、铬等(GB/T 16484-2008)。
- 限值:符合《油气田化学剂环保技术规范》(SY/T 6783)要求。
-
- 检测方法:发光细菌法(如费氏弧菌EC50≥10,000mg/L)或鱼类急性毒性测试。
- 标准:达到环保无毒级别(LC50≥1000mg/L)。
五、检测注意事项
- 样品制备:需充分搅拌乳化沥青至均匀状态,避免分层导致数据偏差。
- 仪器校准:黏度计、HTHP滤失仪等设备需定期标定,确保数据准确性。
- 结果分析:结合钻井液体系(水基/油基)选择针对性检测项目,如油基体系需额外检测沥青与基础油的相容性。
- 批次检测:每批次产品应至少抽检3个平行样,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电站金属材料及焊接接头检测下一篇:电站配管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8
22
19
25
23
22
21
23
16
18
17
18
24
23
22
23
20
24
19
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