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霉胺可湿性粉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点
嘧霉胺(Pyrimethanil)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广泛用于防治果蔬灰霉病、白粉病等真菌病害。其可湿性粉剂(WP)作为常见剂型,需通过严格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和药效。检测涵盖有效成分含量、理化性质、安全性及环境兼容性等关键指标,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药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核心检测项目解析
1.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精确测定嘧霉胺的含量,要求符合标称值(如40%或70%),偏差需控制在±5%以内。
2. 理化性质检测
• 水分含量:通过卡尔·费休法检测,通常要求≤3.0%,防止结块或降解
• pH值范围:检测溶液pH(1%水溶液),控制在6.0-9.0以保证稳定性
• 悬浮率:按CIPAC方法测试,合格标准≥70%(稀释200倍)
• 细度:湿筛法检测98%通过45μm筛
• 润湿时间:≤120秒(标准硬水条件下)
3. 制剂性能测试
• 湿筛试验:检测未通过75μm筛的残留物≤2%
• 持久起泡性:1分钟后泡沫量≤60mL
• 热储稳定性:(54±2℃)储存14天后有效成分分解率≤5%
安全性与合规性检测
依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要求,需开展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明确产品毒性分级。同时需检测重金属(铅、砷、汞等)含量,符合GB/T 20769-2008限量标准。
检测标准与方法依据
主要参照GB/T 19136-2003《农药可湿性粉剂产品标准》、CIPAC MT系列方法及FAO/WHO农药标准。检测机构需通过CMA/ 认证,确保结果的法律效力。
通过系统性检测可全面评估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有效的病害防治解决方案,同时满足市场监管和国际贸易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