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检测要点解析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作为特种火灾探测设备,通过主动吸气采样方式,可早期发现烟雾粒子并发出预警,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洁净厂房、文物库房等特殊场所。其检测需遵循GB 15631-2008《特种火灾探测器》标准要求,确保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1. 系统外观检查:需确认探测器外壳完整性、采样孔间距(≤10m)、防护等级(IP30以上)及安装固定情况,采样管路应标注气流方向标识。金属管路需做防静电接地处理。
2. 采样管路检测: - 气密性测试:施加500Pa压力后,5分钟压降不超过100Pa - 气流阻力检测:最长采样管末端压力损失应<50Pa - 采样孔堵塞试验:任意堵塞30%孔位时需触发故障报警
3. 灵敏度测试: 使用标准烟雾发生器注入NIST可追溯烟尘,需满足: - 一级报警响应值:0.005~0.02dB/m - 二级报警响应值:0.02~0.2dB/m - 报警延时不超过120秒
4. 气流监测功能: 模拟风机故障使气流速度下降超过设定值(通常为设计值的60%)时,应在100秒内发出故障信号,并自动切换备用气泵(如配置)。
特殊功能验证
5. 多级报警功能检测: 验证预警、行动警、火警三级响应阈值,需确保各级别间有明确的数值梯度,报警声光信号应有明显区分。
6. 环境适应性试验: - 高温试验:55℃±2℃持续16小时 - 低温试验:-10℃±2℃持续16小时 - 湿热试验:40℃±2℃、93%RH持续96小时 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且灵敏度偏差≤15%
7. 软件功能验证: 包括事件记录存储(≥10000条)、网络通信测试、远程复位功能、烟雾趋势分析曲线显示等功能的完整性检测。
检测注意事项
检测时应特别注意采样管路的最大允许长度(通常≤200m)、弯曲半径(≥50mm)及末端支管长度(≤3m)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分阶段报警设备,需验证延时功能的逻辑准确性。建议每年进行1次全面检测,并每季度进行基础功能测试。
专业检测机构需使用经 认证的激光烟尘浓度计、微压差计等设备,检测人员应持有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以上资格证书,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