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的:定量检测油脂中氢过氧化物的含量,评估氧化初期阶段的程度。
- 原理:利用碘量法,通过氢过氧化物与碘化钾(KI)反应生成游离碘,再用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滴定碘的量,计算过氧化值。
- 公式: ��� (meq/kg)=(�−�0)×�×1000�POV(meq/kg)=m(V−V0)×C×1000 (�V: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体积;�0V0:空白体积;�C:硫代硫酸钠浓度;�m:样品质量)
-
- 意义:酸价反映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与过氧化值结合可全面评估油脂氧化阶段(初期氧化与深度酸败)。
-
- 作用:水分是油脂氧化的催化剂,检测水分含量可辅助判断氧化反应的潜在风险。
-
- 补充检测:观察油脂颜色、气味、滋味的变化,与化学检测结果相互验证。
-
- 适用范围: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食用植物油、油炸食品等。
- 步骤:
- 样品溶解于异辛烷-冰乙酸混合液。
- 加入碘化钾溶液,避光反应。
-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终点,计算过氧化值。
- 优点:成本低、操作简单,是实验室常规方法。
- 缺点:需严格控制反应时间与温度,避免过氧化物分解导致误差。
-
- 原理:利用氢过氧化物与特定试剂(如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
- 优势:灵敏度高,适用于痕量检测。
-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 技术:使用电化学传感器直接测定氧化反应产生的电流信号。
- 特点:快速、自动化,适合在线检测。
-
- 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 ≤ 0.25 g/100g(以脂肪计)。
- 动物油脂:过氧化值 ≤ 0.20 g/100g。
- 超过限值:表明油脂已发生显著氧化,可能产生异味及有害物质(如醛、酮类化合物)。
-
- 原料储存不当(高温、光照)。
- 加工过程中抗氧化剂失效。
- 包装密封性差导致氧气渗入。
-
- 标准物质校准:使用已知过氧化值的标准油脂进行校准。
- 空白试验:消除试剂和环境干扰。
- 重复性测试:同一样品至少检测3次,确保结果稳定性。
-
- 避光保存:样品需密封后冷藏(4℃以下),避免光照和高温。
- 及时检测:油脂氧化是动态过程,样品应在24小时内完成检测。
-
- 食用油、油炸食品、坚果、肉制品的质量监控。
- 预包装食品保质期评估。
-
- 原料油验收、精炼工艺优化、储运条件验证。
-
- 含油脂类化妆品(如乳液、唇膏)的稳定性测试。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绿色食品 婴幼儿谷粉检测下一篇:邻笨二甲酸酯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6
7
8
7
7
7
5
9
12
11
8
15
11
14
15
16
14
14
16
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