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末碎片率检测技术规范与应用
一、检测背景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粒度筛分分析
- 检测目的:量化不同粒径焦末的分布比例,确定碎片率核心参数。
- 方法:采用标准振动筛分仪(如GB/T 2005-2016),按以下筛网分级:
- 一级筛孔:>25mm(块焦)
- 二级筛孔:10-25mm(中粒焦)
- 三级筛孔:<10mm(碎片焦末)
- 计算式: 碎片率=<10mm焦末质量样品总质量×100%碎片率=样品总质量<10mm焦末质量×100%
2. 机械强度测试
- 转鼓试验(M40/M10指数) 通过转鼓机模拟运输冲击,测定焦炭抗破碎能力:
- M40:转鼓后>40mm焦炭占比(表征抗碎裂性)
- M10:转鼓后<10mm粉末占比(表征耐磨性)
3. 堆积密度测定
- 检测意义:反映焦末堆积状态,影响运输成本及存储效率。
- 方法:填充标准容器后称重,计算单位体积质量(kg/m³)。
4. 化学成分分析
- 关键指标:
- 固定碳含量(FC%):影响发热量
- 硫分(S%):决定环保工艺需求
- 挥发分(Vdaf%):反映焦炭成熟度
- 设备:工业分析仪、元素分析仪(如XRF)
5. 水分检测
- 方法:105℃烘箱干燥法,计算质量损失率。
- 标准范围:冶金焦水分一般需控制在≤5%。
6. 灰分测定
- 检测流程:815℃高温灼烧至恒重,残留物占比即为灰分。
- 影响:灰分过高会降低焦炭热值,增加炉渣量。
三、检测流程标准化
- 采样规范
- 按GB/T 1997-2008进行多点随机取样,缩分至1~2kg实验室样品。
- 预处理
- 去除杂质,干燥至恒重(避免水分干扰)。
- 分项检测
- 依次完成筛分、强度、化学分析等测试。
- 数据处理
- 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置信区间,确保结果可靠性。
四、仪器设备清单
检测项目 | 主要设备 |
---|---|
粒度分析 | 振动筛分机、激光粒度仪 |
机械强度 | 转鼓试验机、压力试验机 |
化学成分 | 马弗炉、元素分析仪 |
水分/灰分 | 烘箱、精密天平(0.001g) |
五、行业应用案例
- 钢铁企业:通过控制碎片率≤8%,降低高炉透气性风险。
- 焦化厂工艺优化:调整结焦时间使M40≥85%,减少焦末产生。
- 贸易结算:依据碎片率分级定价,降低质量纠纷。
六、质量控制建议
- 生产过程监控:实时筛分焦炭成品,动态调整破碎参数。
- 运输防护:采用防震包装,减少二次碎裂。
- 数据追溯:建立碎片率-生产工艺参数关联数据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