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羟孕酮乙酸酯(醋酸甲羟孕酮)检测项目详解
一、检测项目概述
- 含量测定:主成分定量分析
- 有关物质分析:杂质鉴定与限度控制
- 残留溶剂检测: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
- 理化性质检查:熔点、溶解度、比旋度等
- 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与真菌污染检测
- 稳定性测试:光照、湿度、温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二、详细检测方法与技术
1. 含量测定(主成分分析)
- 色谱条件:
- 色谱柱:C18反相柱(250 mm × 4.6 mm, 5 μm)
- 流动相:乙腈-水(60:40,v/v)
- 流速:1.0 mL/min
- 检测波长:254 nm
- 柱温:30°C
- 进样量:20 μL
- 步骤:
- 精密称取样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适宜浓度。
- 进样分析,通过峰面积外标法计算含量。
- 依据标准:中国药典(ChP)、美国药典(USP)
2. 有关物质分析
- 色谱条件:
- 梯度程序:乙腈比例从40%升至70%(15分钟内)
-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或质谱(MS)
- 关键点:
- 鉴别降解产物(如氧化、水解杂质)。
- 杂质总量需符合药典规定(通常≤1.0%)。
3. 残留溶剂检测
- 色谱条件:
- 色谱柱:DB-624或等效毛细管柱
- 载气:氮气,流速2.0 mL/min
- 检测器:FID或MS
- 温度程序:初始40°C保持5分钟,以10°C/min升至240°C
- 目标溶剂:甲醇、乙醇、丙酮等(依据ICH Q3C分类控制)。
4. 理化性质检查
- 熔点测定:毛细管法,标准值207–213°C(ChP)。
- 比旋度:旋光仪测定,范围+53°至+59°(20°C,甲醇溶液)。
5. 微生物限度检查
- 需氧菌总数: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30–35°C培养3–5天。
- 霉菌和酵母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20–25°C培养5–7天。
- 致病菌检查: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PCR或培养法检测。
6. 稳定性测试
- 加速试验:40°C/75%RH条件下储存6个月,定期检测含量及杂质变化。
- 长期试验:25°C/60%RH条件下持续监测,评估有效期。
三、结构确证与高级分析
- 核磁共振(NMR):确认分子结构中酯基、甲基等官能团。
- 质谱(MS):ESI源正离子模式,验证分子量(MPA: C24H34O4,分子量386.53)。
- 红外光谱(IR):特征峰分析(如酯基C=O伸缩振动约1730 cm⁻¹)。
四、注意事项与质量控制
- 系统适用性测试:HPLC分析前需确认理论塔板数≥2000,拖尾因子≤2.0。
- 方法验证:包括线性、精密度(RSD<2%)、回收率(98–102%)。
- 样品前处理:避免光照及高温导致的降解。
五、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 USP-NF 43
- ICH Q3C(R8):残留溶剂指导原则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