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琥珀)比值检测项目详解
一、密度(比重)检测
- 检测原理 琥珀的密度范围为 1.05~1.10 g/cm³,略低于饱和盐水(密度约1.25 g/cm³),因此在盐水中会上浮。仿制品(如塑料密度1.15~1.55 g/cm³)可能下沉。
- 操作方法
- 配制浓度10%的盐水(密度约1.08 g/cm³):真琥珀会悬浮或缓慢下沉;
- 提高盐水浓度至25%(密度1.20 g/cm³):琥珀浮于水面,而部分仿制品下沉。
- 比值判定 通过浮沉实验对比密度比值,可初步筛选仿制品。
二、折射率检测
- 检测原理 琥珀的折射率稳定在 1.54~1.55,使用折射仪可直接测得。
- 典型比值
- 天然琥珀:1.54±0.01;
- 柯巴树脂:1.53~1.54(部分与琥珀重叠);
- 塑料制品:折射率差异显著(如聚酯1.55~1.66)。
- 应用范围 需结合其他检测项目,单独折射率无法完全区分天然与优化处理品。
三、红外光谱(FTIR)检测
- 核心比值指标 琥珀的红外光谱在 1730 cm⁻¹(酯基C=O键)、1158 cm⁻¹(C-O键) 处有特征吸收峰,而柯巴树脂因未完全石化,在 3070 cm⁻¹(烯烃C-H键) 处有明显峰。
- 图谱比对
- 天然琥珀:1730 cm⁻¹峰强度高于1158 cm⁻¹;
- 柯巴树脂:3070 cm⁻¹峰显著,且1730 cm⁻¹峰较弱。
- 检测意义 红外光谱比值分析是区分天然琥珀与柯巴树脂的“金标准”。
四、荧光反应检测
- 长波紫外线(365nm)反应
- 天然琥珀:呈现 蓝白色或浅绿色 荧光;
- 柯巴树脂:荧光较弱或呈黄绿色;
- 塑料:通常无荧光或异色荧光。
- 荧光强度比值 通过荧光光谱仪量化荧光强度,对比天然与仿制品的特征差异。
五、包裹体与热针测试
- 包裹体分析 天然琥珀内含气泡、植物碎屑、昆虫等包裹体,形态自然;合成品包裹体规则且分布均匀。
- 热针反应比值
- 真琥珀:遇热针释放松香味,无明显熔化;
- 塑料:散发刺鼻化学气味,迅速熔化;
- 柯巴树脂:黏性熔化,气味较淡。
六、电特性检测(静电反应)
检测项目综合分析
检测项目 | 天然琥珀特征 | 常见仿制品特征 | 比值判定关键 |
---|---|---|---|
密度 | 1.05~1.10 g/cm³(盐水浮) | >1.10 g/cm³(下沉) | 盐水浓度与浮沉状态比值 |
红外光谱 | 1730 cm⁻¹峰显著 | 3070 cm⁻¹峰(柯巴树脂) | 特征峰强度比值 |
荧光 | 蓝白色荧光 | 无荧光或异色荧光 | 荧光波长与强度比值 |
折射率 | 1.54~1.55 | 偏离范围(塑料1.55~1.66) | 折射仪数值对比 |
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