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泼尼龙)检测项目详解
一、临床检测项目
-
- 目的:优化个体化给药方案,避免过量或剂量不足。
- 方法: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区分泼尼松及其活性代谢物泼尼松龙。
- 高效液相色谱(HPLC):适用于常规检测,但需复杂样本前处理。
- 临床意义:调整剂量以减少骨质疏松、高血糖等长期副作用。
-
- 检测对象:泼尼松龙(活性形式)、6β-羟基泼尼松(主要代谢物)。
- 技术:LC-MS/MS联合同位素内标法,确保定量准确性。
- 应用:评估肝脏代谢功能异常患者的药物转化效率。
-
- 原理:长期使用泼尼松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 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检测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水平。
- 意义:判断HPA轴抑制程度,指导停药后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二、药物质量控制检测
-
- 项目:
- 有关物质:HPLC法检测泼尼松酸、Δ1-泼尼松等降解产物(药典标准通常要求≤1.0%)。
- 残留溶剂:GC法检测甲醇、二氯甲烷(符合ICH Q3C限值)。
-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
- 项目:
-
- 方法:UV分光光度法(242 nm波长),检测片剂或注射剂的单位剂量一致性。
- 合格标准:RSD(相对标准偏差)≤5.0%。
-
- 条件:桨法(50 rpm),以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介质。
- 要求:30分钟溶出度≥80%(确保生物利用度)。
三、毒理学与法医学检测
-
- 场景:运动员违规使用泼尼松掩盖炎症症状。
- 技术:LC-QTOF-MS进行全谱分析,区分外源性与内源性皮质激素。
- 判读阈值: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规定尿中泼尼松代谢物浓度>30 ng/mL需进一步调查。
-
- 样本:全血、胃内容物(疑似过量摄入时)。
- 快速筛查:ELISA法初筛,阳性样本用GC-MS确认。
- 关键指标:血药浓度>500 ng/mL提示中毒风险。
四、特殊检测技术进展
-
- 优势:仅需5 μL血清,10分钟内完成检测,适用于急诊TDM。
- 检测限:可达0.1 ng/mL(远低于治疗窗下限1 ng/mL)。
-
- 原理:特异性识别泼尼松分子,结合电化学信号输出。
- 应用:便携式床旁检测(POCT),成本降低至传统方法的1/5。
五、检测结果解读要点
检测场景 | 关键指标 | 参考范围 |
---|---|---|
常规TDM | 血浆泼尼松+泼尼松龙总浓度 | 1-5 ng/mL(根据疾病调整) |
HPA轴评估 | 晨间血清皮质醇 | <3 μg/dL提示抑制 |
违禁药物筛查 | 尿中6β-羟基泼尼松 | WADA阈值:30 ng/mL |
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