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污染检测
-
- 项目: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等。
- 风险点:原料污染或加工环节卫生不达标导致致病菌残留。
- 方法:GB 4789系列标准(如PCR、酶联免疫法)。
-
- 项目: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菌、大肠菌群。
- 意义:反映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及保质期内的腐败风险。
二、化学污染物检测
-
- 项目:有机磷类(如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
- 来源:小麦、大米原料种植中违规用药。
- 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 项目:铅、镉、砷、汞;黄曲霉毒素B1(原料霉变风险)。
- 标准: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 项目:硼砂(增韧)、甲醛次硫酸氢钠(漂白)、过氧化苯甲酰(增白)。
- 危害:长期摄入可致肝肾损伤或致癌。
三、物理性危害检测
-
- 项目:金属碎片、玻璃渣、塑料颗粒等。
- 技术:X射线检测机、金属探测器。
-
- 项目:设备润滑剂、清洁剂残留。
四、食品添加剂合规性
- 防腐剂: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限用于湿米粉)。
- 酸度调节剂:碳酸钠、磷酸盐(影响口感与保质期)。
- 检测依据: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五、营养与标签真实性
- 营养成分:水分含量(影响保质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 过敏原标识:麸质(小麦制品)、大豆蛋白等。
- 打假重点:虚标“零添加”“有机认证”等误导性宣传。
六、关键控制点(CCP)建议
- 原料验收:加强大米、小麦的农残和毒素抽检。
- 生产环境:定期监控车间空气洁净度及设备卫生。
- 成品抽检:重点针对流通环节的微生物复检。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