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培养法
- 前增菌:样本(如食品、环境拭子)加入无选择性培养基(如FB1培养基),恢复受损菌活性(37℃,24-48h)。
- 选择性增菌:转种至含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基(如FB2培养基,抑制杂菌生长,37℃,24h)。
- 分离培养:划线接种于显色培养基(如CHROMagar™李斯特菌琼脂),菌落呈蓝绿色,周围有白色晕圈(磷脂酶活性);或牛津琼脂(黑色菌落,因水解七叶苷)。
- 生化鉴定: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溶血试验(羊血琼脂β-溶血)、糖发酵试验(鼠李糖、木糖利用差异)。
- 协同溶血试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显示“伞状溶血”特征。
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常规PCR:扩增目标基因后电泳分析(灵敏度约10³ CFU/g)。
-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结合TaqMan探针或SYBR Green,定量检测(灵敏度达10¹ CFU/g),可区分活/死菌(结合叠氮溴化乙锭预处理)。
- 多重PCR:同时检测李斯特菌属及单核细胞增生种(如靶向iap属基因和hlyA种基因)。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恒温快速检测(1小时),肉眼观察浑浊度或荧光信号,适用于现场筛查。
- 全基因组测序(WGS):用于溯源分析及耐药基因鉴定。
3. 免疫学检测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商业化试剂盒(如VIDAS® LMO2)可半定量检测,灵敏度约10⁴ CFU/mL。
- 免疫磁珠分离(IMS):用抗体包被磁珠富集细菌,提高后续检测效率。
-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定性(15-20分钟),适用于基层或现场初筛。
4. 快速自动化检测系统
- 生物传感器: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电化学传感器,实时监测细菌-抗体结合信号。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通过蛋白质指纹图谱快速鉴定纯培养菌落(≤5分钟)。
- 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标记抗体,快速计数细菌。
-
- 重点食品:即食肉制品、乳酪、生鲜果蔬、即食海鲜。
- 标准限量:多数国家规定即食食品中不得检出(25g样品中阴性)。
- 企业自控:加工环境(如传送带、冷库)的涂抹监测(每周采样)。
-
- 样本类型:血液、脑脊液、胎盘组织、新生儿拭子。
- 危急病例:需同步分子检测(如脑脊液PCR)以缩短诊断时间。
-
- 食品工厂排水系统、通风设备、冷链运输环节的定期检测。
- 灵敏度与特异性:临床样本需高灵敏度(如qPCR),而环境筛查可采用快速试纸条。
- 检测时效:疫情暴发时优先分子法,常规监控可结合培养法确认。
- 成本与设备:基层实验室适合ELISA或LAMP,大型机构可选择自动化平台。
- 法规要求:进出口食品需符合目的国标准(如美国FSIS要求培养法确认)。
上一篇:绿色食品燕麦及燕麦粉检测下一篇:柠檬黄、胭脂红、日落黄、亮蓝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