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目的
二、检测标准与依据
- 国家标准
- GB/T 328.21-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21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接缝剥离性能》
- JC/T 1075-2008《沥青基防水卷材用基层处理剂》(针对沥青类卷材)
- 国际标准
- ASTM D90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eel or Stripping Strength of Adhesive Bonds》(胶粘剂剥离强度通用测试方法)
- EN 12316-2《柔性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测试》
三、核心检测项目
1. 剥离强度测试
- 试样制备
- 将两片卷材按实际施工工艺(热熔、自粘或焊接)搭接,搭接宽度通常为50-100mm。
- 切割成标准试样尺寸(如25mm宽×150mm长),搭接区域居中。
- 测试设备
- 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1%),配备可调节夹持装置。
- 测试步骤
- 将试样未搭接端分别夹持在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确保剥离角度为180°。
- 以100mm/min的恒定速度拉伸,记录剥离过程中的最大力值(N)和剥离曲线。
- 计算剥离强度(N/mm)= 平均剥离力(N)/ 试样宽度(mm)。
- 合格标准
- 高分子卷材(如TPO、PVC):≥3.0 N/mm(GB 12953-2003)
- 沥青基卷材(如SBS、APP):≥1.5 N/mm(GB 18242-2008)
2. 搭接宽度验证
- 测量实际搭接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80mm),宽度不足可能导致应力集中,降低剥离强度。
3. 剥离破坏模式分析
- 内聚破坏:剥离后卷材本体被撕裂,表明胶粘剂或热熔层粘结力强于材料自身强度,符合要求。
- 界面破坏:卷材与搭接面完全分离,表明粘结失效,需排查施工工艺或材料兼容性问题。
4. 环境适应性测试
- 温度影响:在高温(如70℃)和低温(如-20℃)条件下测试剥离强度,评估材料热胀冷缩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 浸水后剥离强度:将试样浸水168小时后测试,模拟长期潮湿环境下的粘结耐久性。
四、检测关键影响因素
- 施工工艺:热熔温度不足、辊压不密实会导致虚粘。
- 表面处理:灰尘、油污或脱模剂残留会降低粘结力。
- 材料兼容性:不同品牌或类型的卷材可能存在胶粘剂不匹配问题。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改进措施 |
---|---|---|
剥离强度低于标准值 | 热熔温度不足、辊压不充分 | 调整热熔设备参数,增加辊压力度 |
界面破坏为主 | 卷材表面污染或老化 | 施工前清洁基面,使用配套基层处理剂 |
高温下剥离强度骤降 | 胶粘剂耐热性差 | 选用耐高温胶粘剂或调整施工环境温度 |
六、检测报告内容
七、工程应用建议
- 施工前进行粘结相容性试验,验证材料匹配性。
- 采用无损检测仪器(如超声波探伤仪)对现场搭接缝进行随机抽查。
- 雨季或低温环境下优先选用自粘型卷材,避免热熔施工质量波动。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5
7
6
4
10
7
8
11
14
14
11
13
15
18
19
16
18
19
19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