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锂离子电池检测项目全解析
一、电性能检测
-
- 目的:验证电池实际容量是否符合标称值。
- 方法:以恒定电流(如0.2C)充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放电容量。
- 标准:容量衰减不超过标称值的5%(参考IEC 61960)。
-
- 目的:评估电池内部导电性能,过高内阻引发发热和效率下降。
- 方法:交流阻抗法或直流脉冲法,测量全荷电状态(SOC)下的阻抗值。
-
- 目的:模拟长期使用后电池容量保持率。
- 方法:在特定充放电倍率(如1C)下循环充放电,直至容量衰减至80%。
-
- 目的:检验电池在不同电流下的放电能力(如高倍率放电用于动力电池)。
- 方法:以阶梯式电流(0.5C→3C→5C)放电,观察电压平台和容量保持率。
二、安全性能检测
-
- 过充:充电至额定电压的1.5~2倍(如4.2V电池充至6V),监测是否起火、爆炸。
- 过放:放电至0V或负电压,检查是否漏液或结构损坏(依据GB 31241)。
-
- 方法:外部短路电池正负极(电阻≤5mΩ),记录温度变化及是否起火。
- 判定标准:表面温度≤150℃,无燃烧(UN38.3)。
-
- 模拟场景:内部金属异物穿刺导致短路。
- 方法:用φ3-8mm钢针以20-40mm/s速度穿透电池,观察是否热失控。
-
- 条件:施加13kN压力至电池变形30%或电压下降50%,维持10分钟。
- 安全要求:无起火、爆炸(参考IEC 62133)。
三、环境适应性检测
-
- 流程:电池在-40℃至85℃间循环存储,验证极端温度下的性能稳定性。
-
- 条件:温度85℃、湿度85% RH下放置48小时,检测绝缘电阻和外观变化。
-
- 振动:模拟运输环境,XYZ三轴各振动90分钟(频率5-200Hz)。
- 冲击:半正弦波冲击(峰值加速度150g),验证机械结构完整性。
四、结构与材料分析
-
- 步骤:拆解电池,检查极片对齐度、隔膜完整性、电解液分布。
-
- SEM/XRD:分析正负极材料晶体结构及形貌。
- ICP-OES:检测电解液中LiPF6浓度及杂质金属离子含量。
-
- 方法:将电池浸入水中加压至1MPa,观察是否有气泡逸出。
五、法规与认证标准
- 国际标准:IEC 62133(安全性)、UN38.3(运输认证)。
- 国内标准:GB 31241(便携式电池)、GB/T 31485(动力电池)。
- 行业规范:UL 1642(美国)、JIS C8714(日本)。
六、检测流程示例
- 初检(外观、尺寸、开路电压)→ 电性能测试 → 安全测试 → 环境测试 → 综合评估。
- 抽样比例:常规批次按AQL 1.0抽样,高风险项目全检。
结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8
15
15
14
14
15
22
18
18
19
19
17
15
19
22
18
18
20
24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