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型材料热老化后拉伸粘结强度检测项目详解
引言
一、检测目的
二、检测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参考GB/T 13477.8《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及相关热老化试验标准。
- 国际标准:如ISO 8339《建筑结构用密封胶 拉伸性能的测定》。
- 行业规范:根据具体材料类型(如胶粘剂、密封胶等)选择相应行业标准。
三、核心检测项目及参数
1. 试样制备
- 基材选择:常用金属(铝合金、不锈钢)或混凝土板,尺寸通常为75mm×25mm×5mm。
- 粘结面积:标准粘结面积为25mm×25mm(或依据产品规格),厚度控制为1~3mm。
- 固化条件:常温固化7天,或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加速固化。
2. 热老化处理
- 温度设定:普通型材料通常设置为70℃±2℃(依据标准调整,如GB/T 7124)。
- 老化时间:常规测试为168小时(7天),严苛条件可达1000小时。
- 设备要求:强制循环通风烘箱,温度均匀性≤±1℃;试样垂直悬挂,避免接触箱壁。
3. 拉伸试验
- 测试设备: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1%),配备专用夹具。
- 拉伸速度:5mm/min±0.5mm/min(参照GB/T 528)。
- 数据采集:记录最大拉伸力(N)及破坏形式(内聚破坏、界面破坏或基材破坏)。
4. 数据处理
- 强度计算:拉伸强度=最大力(N)/有效粘结面积(mm²),结果保留至0.01MPa。
- 结果判定:每组≥5个试样,剔除异常值后取均值;对比标准要求(如普通型≥0.5MPa)。
四、检测流程关键步骤
- 试样制备与分组:制备至少10个试样(5组),标记编号。
- 预养护:标准环境(23℃±2℃,50%±5%RH)下养护至完全固化。
- 热老化操作:试样放入烘箱,持续监测温度,避免振动干扰。
- 冷却处理:老化后试样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4小时)。
- 拉伸测试:夹持试样,确保对中,匀速拉伸至破坏,记录数据。
五、影响因素控制
- 表面处理:基材需清洁(溶剂擦拭)、干燥,必要时进行打磨或化学处理。
- 环境波动:实验室温湿度控制(23℃±2℃,50%±5%RH),避免影响固化及测试。
- 设备校准:定期校验烘箱温度均匀性及拉力机精度,确保数据可靠性。
六、典型案例分析
- 未老化组:拉伸强度0.78MPa(内聚破坏占90%)。
- 老化组:拉伸强度0.52MPa(界面破坏占60%),判定合格但耐久性下降。
- 改进建议:优化配方以提高热稳定性,或增加基材底涂处理。
七、
项目 | 条件 | 结果(MPa) | 破坏类型 |
---|---|---|---|
原始强度 | 23℃, 50%RH | 0.80 | 内聚破坏 |
热老化后 | 70℃, 168h | 0.53 | 界面/内聚混合 |
标准要求 | GB/T 14683-2017 | ≥0.50 | - |
上一篇: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检测下一篇:氯化物含量(以氯离子质量计)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8
15
15
14
14
13
20
18
18
19
19
17
15
19
20
16
18
20
23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