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化系数的定义与意义
二、软化系数检测核心项目
1. 原材料与样品制备
- 原材料预处理:检测前需确认浆料组分(如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无机胶凝材料等)符合配方比例,避免因原材料波动影响测试结果。
- 标准试件制备:
- 按GB/T 5486规范制作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件,每组不少于5块。
- 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0%,养护28天至强度稳定。
2. 吸水率测试
- 饱水处理:
- 试件烘干至恒重(105℃,24h)后称重(m干)。
- 浸入(20±2)℃蒸馏水中48h,间隔提升水位至试件完全淹没。
- 取出擦去表面水分,称取饱水质量(m饱)。
- 吸水率计算: W = (m饱 - m干) / m干 × 100% 高吸水率(>30%)可能预示材料孔隙率过高,需结合软化系数综合评估耐水性。
3. 抗压强度测试
- 干燥状态强度(R干): 烘干试件冷却至室温后,使用压力试验机以(1.0±0.1)kN/s速率加载,记录破坏荷载。
- 饱水状态强度(R饱): 饱水试件擦干后立即测试,避免水分蒸发影响数据。
4. 软化系数计算与判定
- 逐块计算单值后取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
- 若K<0.6,需排查材料配比(如胶凝材料掺量不足)、骨料闭孔率低或生产工艺缺陷(如搅拌不均导致结构疏松)。
5. 重复性验证
- 同一批次样品重复测试3次,结果偏差≤5%方为有效。
- 异常值需结合微观结构分析(如SEM观察孔隙分布)查找原因。
三、关键影响因素与操作规范
- 环境控制:
- 实验室温度需恒定(20±2℃),避免热胀冷缩干扰尺寸测量。
- 饱水过程使用恒温水槽,确保水温波动≤1℃。
- 设备校准:
- 压力试验机精度等级不低于Ⅰ级,加载速率误差<5%。
- 电子天平精度0.1g,定期经计量机构检定。
- 数据记录:
- 记录每组试件的破坏形态(如脆性断裂、分层剥离),辅助分析失效机理。
四、与其他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 导热系数:软化系数低可能伴随吸水后导热系数上升,降低保温效率。
- 耐火极限:水分渗透易导致高温下浆料爆裂,需结合GB/T 9978.1进行耐火试验验证。
五、总结
上一篇:表观密度及其允许偏差检测下一篇: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9
6
12
11
16
13
9
11
16
11
13
12
12
20
15
17
24
12
18
1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