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检测(目检)的定义与原理
目检的核心检测项目
1. 表面质量检测
- 表面缺陷:裂纹、划痕、凹坑、锈蚀、毛刺、气泡、皱褶等。
- 涂层/镀层质量:均匀性、剥落、起泡、色差、流挂、厚度一致性。
- 清洁度:油污、粉尘、残留物、异物附着。
- 腐蚀与磨损:氧化痕迹、磨损深度、点蚀、均匀腐蚀。
2. 几何尺寸与形状检测
- 尺寸偏差:长度、宽度、孔径、螺纹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 形状精度:平面度、圆度、垂直度、平行度、轮廓变形。
- 装配对齐:部件间间隙、错位、倾斜、接缝均匀性。
3. 焊接与连接部位检测
- 焊缝外观:焊道连续性、咬边、未焊透、焊瘤、飞溅。
- 连接完整性:螺栓松动、铆钉缺失、胶接处开裂。
- 密封性初步判断:密封胶涂覆均匀性、法兰盘贴合度。
4. 标签与标识检查
- 信息完整性:产品编号、批次号、规格型号、安全标识是否清晰可辨。
- 印刷质量:文字模糊、标签脱落、条形码/二维码可扫描性。
5. 功能性目检
- 运动部件状态:齿轮啮合情况、轴承转动顺畅性、皮带松紧度。
- 电子元件检查:引脚弯曲、焊点虚焊、元件烧损、电路板污染。
典型行业的目检应用场景
-
- 检测项目:铸件砂眼、机加工件表面粗糙度、装配间隙。
- 工具:内窥镜(检测内部管道)、强光手电筒(辅助照明)。
-
- 检测项目:PCB板焊点桥接、元件极性方向、外壳划痕。
- 工具:放大镜(5X~20X)、显微镜(微小焊点检查)。
-
- 检测项目:车身钣金平整度、漆面光泽度、线束插接牢固性。
- 标准:VDA 6.1(汽车行业质量标准)。
-
- 检测项目:涡轮叶片裂纹、紧固件保险丝安装、蒙皮损伤。
- 规范:NAS 410(航空航天人员认证标准)。
目检操作流程标准化
-
- 清洁被测表面,确保光照条件(推荐500~1000 Lux)。
- 准备检测工具(如放大镜、检验规、标准样板)。
-
- 按顺序分区检查,避免遗漏。
- 对比技术图纸或验收标准(如ISO 8501-1表面处理等级)。
-
- 记录缺陷位置、类型、尺寸(可拍照存档)。
- 根据缺陷等级判定合格/返修/报废。
目检的优缺点分析
-
- 成本低、操作灵活、无需复杂设备。
- 实时反馈,适合快速排查明显缺陷。
-
- 依赖人员经验,主观性强。
- 无法检测内部缺陷或微观结构问题。
提升目检有效性的关键措施
- 人员培训:定期考核检验员对缺陷标准的识别能力。
- 辅助技术:结合工业相机+AI图像分析(如自动识别裂纹)。
- 标准化文档:制定详细的《目检作业指导书》(含缺陷图谱)。
实际案例:注塑件目检项目
- 检测项目:
- 表面缩水、熔接痕;
- 飞边(毛刺)残留;
- 顶针痕迹深度;
- 颜色均匀性;
- 关键尺寸(卡尺测量)。
- 接收标准:根据AQL抽样表(如MIL-STD-105E)判定批次合格率。
上一篇:骚扰功率检测下一篇:TD-SCDMA用户终端产品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3
5
6
10
8
9
13
16
13
13
11
10
7
10
8
11
12
14
13
1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