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检测项目详解
一、物理性能检测
-
- 检测目的:颗粒大小影响电极涂布均匀性、锂离子扩散速率及首次库仑效率。
- 方法:激光粒度分析仪(如马尔文MS3000),遵循GB/T 19077-2016标准。
- 关键参数:D10、D50、D90及分布宽度(Span值)。
-
- 检测目的:高比表面积可能增加副反应,影响循环稳定性。
- 方法:氮气吸附法(依据ISO 9277),常用设备如麦克ASAP 2460。
-
- 检测目的:关联电极压实密度,影响电池体积能量密度。
- 方法:振实密度仪(如HOGAN HT-100),按GB/T 5162-2021测试。
-
- SEM/TEM分析:观察颗粒形貌、孔隙结构及表面缺陷。
- XRD晶体结构分析:确定材料晶型(如石墨的六方晶系),评估结晶度。
二、化学性能检测
-
- 主含量检测:碳含量(石墨负极)采用碳硫分析仪(如LECO CS844)。
- 杂质元素:ICP-OES/MS检测Fe、Cu等重金属(控制ppm级),参照GB/T 33324-2016。
-
- 官能团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检测羧基、羟基等官能团,影响SEI膜形成。
- 表面包覆层分析:XPS用于检测硅碳负极的碳包覆层均匀性。
三、电化学性能检测
-
- 测试方法:组装半电池(锂片为对电极),0.1C充放电,计算ICE=(放电容量/充电容量)×100%。目标值:石墨≥93%,硅基≥80%。
-
- 条件:1C充放电,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如石墨≥95%,硅基≥80%)。
- 关键设备:蓝电测试系统(如CT-4008)。
-
- 测试:0.2C至5C不同倍率下的容量释放率,评估高倍率应用潜力。
-
- 目的:分析界面阻抗(SEI膜)及电荷转移阻抗,频率范围10 mHz-100 kHz。
四、安全性能检测
-
- DSC/TGA联用:检测材料在高温下放热反应起始温度(如石墨分解温度>700℃)。
-
- 方法:过充或热箱测试(85℃/1h),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CO、CH4等气体释放量。
-
- 抗压/剥离强度:万能试验机测试极片抗压强度(≥10 MPa),避免电池内短路。
五、工艺适配性检测
-
- 粘度测试:旋转粘度计(如Brookfield DV2T),确保涂布均匀性。
-
- 四探针法:检测极片面电阻(如<20 Ω/cm²),确保电子传导效率。
六、环保与法规符合性
- RoHS检测:限制Cd、Pb等重金属含量(<100 ppm)。
- 回收性评估:高温焙烧法测试材料可回收率。
总结
上一篇:发射极-基极截止电流检测下一篇:标称频点衰耗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3
13
18
14
15
15
12
18
14
13
13
18
18
19
19
17
19
16
21
1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