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电保持能力及恢复容量检测技术指南
一、检测背景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荷电保持能力测试
(1) 常温荷电保持率
- 测试条件:25±2℃环境,50%SOC初始荷电状态
- 测试方法:
- 电池以0.2C恒流充电至截止电压
- 静置1小时后以0.2C放电至终止电压,记录初始容量C0
- 重新充电至50%SOC后,在25℃环境下储存28天
- 再次测量放电容量C1
- 结果计算: 保持率 = (C1/C0) × 100% 合格标准:≥85%(依据GB/T 31486-2015)
(2) 高温加速测试
- 测试条件:45±2℃环境,85%SOC预充状态
- 测试流程:
- 储存周期缩短至7天
- 其他步骤同常温测试
- 判定阈值:保持率≥80%(IEC 61960标准)
2. 恢复容量检测
(1) 静态恢复能力测试
- 测试流程:
- 电池放电至截止电压(如3.0V)
- 静置24小时后以标准充电程序充电
- 记录恢复放电容量Cr
- 计算公式: 恢复率 = (Cr/C0) × 100% 典型要求:≥95%
(2) 循环恢复验证
- 测试方案:
- 进行10次深度循环(100% DOD)
- 每次循环后静置4小时
- 每5个循环测量一次恢复容量
- 衰减限值:100次循环后恢复率≥90%
3. 综合性能评估
附加测试项目 | 检测方法要点 | 关键参数 |
---|---|---|
自放电率 | 72小时开路电压降测量 | ≤3mV/day(锂电) |
储存后内阻变化 | AC阻抗法(1kHz频率) | ΔR ≤ 初始值20% |
低温恢复特性 | -20℃储存后常温容量恢复测试 | 恢复效率≥85% |
三、检测标准依据
-
- 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
-
- IEC 61960:2011(二次锂电池性能测试)
- UL 1642(锂电池安全标准)
四、关键注意事项
- 温控精度:环境箱温度波动需≤±1℃
- SOC标定:采用安时积分法配合OCV校验
- 测试间隔:长期储存试验需每周记录环境参数
- 设备要求:
- 电压测量分辨率≤1mV
- 电流控制精度±0.5%FS
- 数据采样间隔≤10秒
五、异常案例分析
- 保持率骤降:可能因电解液分解或SEI膜不稳定
- 恢复容量震荡:正极材料结构破坏的典型特征
- 电压平台异常:提示电极极化加剧或锂枝晶生长
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可调性检测下一篇:舰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2
17
14
15
11
20
16
13
19
15
19
18
16
14
18
16
18
16
20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