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与饮料检测项目全解析
一、理化指标检测
-
- 还原糖、总糖:通过斐林试剂法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控制甜度与能量值。
- pH值与总酸度:影响口感与防腐效果,如柠檬酸、苹果酸的含量需符合GB 12456-2021标准。
-
- 折光法测定果汁浓度(°Brix值),例如100%纯果汁的Brix值需与原料水果一致。
-
- 分光光度计检测澄清型饮料的透光率,确保无异常悬浮物。
二、微生物安全检测
-
- 菌落总数:反映生产卫生状况(GB 4789.2)。
- 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超标可能引发腐败或致病风险。
-
-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需满足“不得检出”要求。
三、添加剂与防腐剂检测
-
- 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钠等人工甜味剂限量需符合GB 2760标准。
-
- 检测苯甲酸、山梨酸及其盐类,碳酸饮料最大允许量为0.2g/kg。
-
- 天然色素(如β-胡萝卜素)与合成色素(柠檬黄、胭脂红)需通过HPLC或质谱法精准定量。
四、污染物与残留检测
-
- 铅、砷、镉、汞等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ICP-MS检测,防止原料污染。
-
- 针对水果原料,GC-MS检测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参照GB 23200.113)。
-
- 邻苯二甲酸酯类(DEHP、DBP)检测,PET瓶装饮料为重点对象。
五、营养标签真实性验证
-
- 维生素C(抗坏血酸)通过2,6-二氯靛酚滴定法检测,验证是否达到宣称值。
-
- 酶解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六、感官与包装检测
-
- 色泽、气味、口感需符合产品描述,无分层、胀罐等异常。
-
- 检测瓶盖扭矩、真空度,防止氧化或二次污染。
七、新兴检测技术应用
-
- 便携式糖度计、ATP生物荧光法现场筛查微生物污染。
-
- 稳定同位素质谱(IRMS)区分纯果汁与掺假饮品(如水、糖浆稀释)。
上一篇:蜂蜜、蜂王浆及其制品检测下一篇:总磷酸盐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3
17
29
28
25
26
27
30
28
33
40
43
55
52
55
58
48
59
46
5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