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耐内压(静液压)试验检测:核心项目与操作指南
一、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
- 计算公式:依据管材类型和标准确定,通常为: �=2×�×��−�×�P=D−e2×σ×e×C 其中,�σ为材料设计应力(MPa),�e为管材壁厚(mm),�D为外径(mm),�C为安全系数(通常取0.8~1.0)。
- 关键点:需根据GB/T 6111、ISO 1167等标准选择压力等级,区分短期(1h~1000h)和长期(1000h以上)试验模式。
-
- 测试环境:恒温水浴或空气浴箱,温度波动≤±1℃。常见测试温度包括20℃、60℃、80℃(如PE管高温耐压测试)。
- 特殊要求:高温试验需防止管材氧化,可充氮气保护;低温试验需控制降温速率。
-
- 标准要求:短期试验通常为1小时至1000小时,长期试验可达10,000小时(如燃气用PE管材)。
- 加速试验:通过提高温度或压力缩短测试周期,但需通过时间-温度等效原理验证。
-
- 脆性破坏:管材突然爆裂,断口平整无变形,表明材料韧性不足。
- 韧性破坏:管材明显膨胀或蠕变后破裂,反映材料抗蠕变性能。
- 渗漏失效:非破裂性失效,常见于连接处或材料孔隙缺陷。
-
- 试样数量:至少3根,长度≥3倍管径,需包含完整连接件(如管件连接试样)。
- 预处理:23℃±2℃环境下放置至少24小时,消除加工残余应力。
-
- 压力传感器:精度±0.5% FS,实时记录压力波动。
- 变形测量:激光测径仪或视频引伸计监测管径膨胀率(精确至0.01mm)。
- 自动停机:压力下降10%或试样破裂时自动终止试验。
二、试验流程标准化操作
三、结果判定与常见问题
-
- 无破裂、无渗漏;
- 膨胀率≤5%(如PPR管在20℃/1h试验中);
- 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置信区间(如95%存活率)。
-
- 材料配方缺陷(如抗氧剂不足);
- 加工工艺问题(如壁厚不均、冷却速率不当);
- 连接部位密封不良。
四、进阶检测技术
五、标准参考
- 国际标准:ISO 1167(塑料管材)、ASTM D1598(塑料管爆破压力)
- 国内标准:GB/T 6111(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GB/T 15560(燃气用PE管)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1
18
19
20
18
19
23
21
19
28
33
23
27
28
21
20
23
19
21
1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