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检测技术及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一、临床医学检测项目
- 直接镜检与形态学检测
- 原理: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样本中菌丝、孢子等结构
- 方法:KOH湿片法、革兰染色、荧光染色(如Calcofluor White)
- 优势:快速(10-15分钟出结果)、成本低
- 局限:灵敏度约60%,需经验判断
- 典型应用:皮肤刮屑(足癣)、痰液(曲霉菌感染)
- 真菌培养鉴定
- 培养基类型:
- 沙氏葡萄糖琼脂(SDA)
-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菌种分色鉴别)
- 脑心浸液血琼脂(双相真菌)
- 培养周期:浅表真菌3-7天,深部真菌2-4周
- 鉴定技术:
- 小培养观察产孢结构
- 自动化鉴定系统(VITEK 2 YST卡)
- 血清学检测
- 检测靶标:
- (1-3)-β-D-葡聚糖(G试验):广谱真菌标志物(排除隐球菌、接合菌)
- 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曲霉菌特异性抗原
-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
- 动态监测:GM值>0.5持续升高提示侵袭性曲霉病
- 分子诊断
- 多重PCR技术:
- 18S rRNA基因保守区扩增
- 种特异性引物设计(如白色念珠菌ACT1基因)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检测阈值:通常100-1000拷贝/mL
- 曲霉DNA检测灵敏度达85%
- 二代测序(mNGS):
- 检出限:10^3 CFU/mL
- 优势:直接鉴定200+种病原真菌
- 质谱快速鉴定
- MALDI-TOF技术:
- 采集时间:单菌落15分钟
- 数据库涵盖4000+真菌蛋白指纹图谱
- 对丝状真菌鉴定准确率达93%
二、环境与食品检测项目
- 空气真菌监测
- 安德森采样器:六级撞击式采集0.65-7.0μm粒子
- 数据分析:
- 菌落总数(CFU/m³)
- 优势菌属占比(曲霉/青霉/枝孢霉)
- **食品真菌毒素检测
-
毒素类型 主要产毒菌 限量标准(μg/kg) 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寄生曲霉 花生制品≤20 赭曲霉毒素A 赭曲霉、碳黑曲霉 谷物≤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禾谷镰刀菌 小麦≤1000 -
- 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荧光检测器
- 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 **植物病原真菌检测
- LAMP快速检测:
- 设计靶基因:ITS区域特异性片段
- 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100倍
- 可视化结果(荧光染料变色)
三、药敏试验关键指标
- CLSI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
- 测试药物:
- 三唑类(氟康唑、伏立康唑)
- 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
- 多烯类(两性霉素B)
- 耐药机制检测
- ERG11基因突变:导致唑类药物靶标改变
- FKS基因突变:引起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
- MDR基因过表达:外排泵活性增强
四、技术创新方向
- 纳米传感器技术
- 金纳米粒子探针:真菌DNA检测限达1 fg/μL
-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实时监测念珠菌增殖
- 微流控芯片
- 集成样本预处理、PCR扩增、电泳检测
- 检测时间缩短至2小时
-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 深度学习算法分析菌落形态(准确率>95%)
- 宏基因组数据智能解析(物种注释效率提升40%)
五、检测策略选择指南
- 临床疑似浅表感染:镜检联合培养
- 侵袭性真菌病:G试验/GM试验+分子检测
- 环境监测:安德森采样+ITS测序
- 耐药监测: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
上一篇:推挤力检测下一篇:包装无损泄漏检测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4
23
22
27
30
27
30
42
39
39
40
45
47
50
43
53
44
43
42
4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