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淋巴瘤细胞突变试验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1. TK基因突变检测
- 目的:评估受试物诱导胸苷激酶(TK)基因位点的突变能力,检测点突变、插入或缺失等遗传损伤。
- 细胞系:L5178Y小鼠淋巴瘤细胞(TK⁺/⁻杂合型)。
- 方法:
- 细胞暴露于受试物后,在含三氟胸苷(TFT)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
- TK⁻突变体因无法代谢TFT而存活,通过克隆形成率计算突变频率。
- 检测终点:
- 突变频率 =(突变克隆数 / 存活细胞数)× 10⁶。
- 细胞存活率:评估受试物细胞毒性(存活率需>20%以排除假阳性)。
- 优势:可同时检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水平损伤(如大片段缺失)。
2. 微核形成分析
- 目的:检测染色体断裂或丢失导致的微核(细胞分裂后残留的核外遗传物质)。
- 方法:
- 使用细胞松弛素B阻断胞质分裂,形成双核细胞。
- 吉姆萨染色或荧光标记后,显微镜下计数微核。
- 检测终点:
- 微核频率:含微核的双核细胞比例。
- 细胞增殖指数:评估受试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技术发展:自动化成像系统(如流式细胞术)提高高通量分析效率。
3. 染色体畸变分析
- 目的:直接观察染色体结构畸变(断裂、易位、环状染色体等)。
- 方法:
- 中期染色体固定后,吉姆萨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
- 显微镜下分析至少200个中期分裂象。
- 检测终点:
- 畸变类型(如染色体型或染色单体型)。
- 畸变细胞率(≥20%为阳性结果,依据OECD 473指南)。
4. 代谢活化系统(S9混合物)的应用
- 目的:模拟体内代谢环境,检测需代谢激活的前致突变物。
- 方法:
- 添加大鼠肝S9混合物(含细胞色素P450酶系)。
- 对比±S9条件下的突变频率差异,确认代谢依赖性毒性。
- 质量控制:阳性对照(如环磷酰胺)验证S9活性。
5. 细胞毒性评估
- 指标:
- 相对存活率:暴露组与对照组克隆形成率的比值。
- 增殖抑制率:反映受试物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
- 意义:确保试验浓度不会因过度毒性导致假阴性。
6. 数据整合与结果解读
- 多重终点综合评估:
- 阳性判定标准:突变频率或微核频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且统计学显著(如p<0.05)。
- 阴性对照(溶剂对照)与阳性对照(如甲磺酸乙酯)确保试验有效性。
- 应用领域:
- 药物安全性评价(ICH S2R1指南)。
- 工业化学品及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REACH法规)。
总结
上一篇:骨植入后局部反应检测下一篇:K+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1
12
24
17
18
17
19
17
23
18
16
14
17
16
19
21
22
19
22
2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