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比容检测:临床意义与检测项目详解
一、血细胞比容(HCT)的定义
二、检测方法及原理
-
- 将抗凝血注入毛细管,经高速离心(10,000-15,000转/分钟)后,红细胞因密度大沉积底层。
- 直接测量红细胞层占总血柱长度的比例,计算HCT值。
-
- 通过电阻抗法或光散射原理,结合红细胞计数(RB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计算得出: HCT(%)= RBC × MCV × 10⁻²
三、样本采集与处理要求
- 样本类型:静脉血(首选)或末梢血,使用EDTA-K2抗凝剂。
- 保存条件:室温下2小时内检测,避免冷藏导致红细胞膨胀。
- 注意事项:
- 避免溶血、凝血或过度稀释。
- 采血后静置时间过长可能影响结果。
四、参考范围(成人)
人群 | HCT正常范围(%) |
---|---|
成年男性 | 40-50 |
成年女性 | 36-45 |
新生儿 | 50-65 |
儿童(1-6岁) | 31-40 |
五、临床意义与应用
-
-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缺氧(COPD、高原居民)、脱水(烧伤、腹泻)。
- 生理性:剧烈运动后、长期吸烟。
-
- 贫血(缺铁性、溶血性)、白血病、失血、妊娠稀释效应。
-
- 评估脱水补液效果、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情况。
六、结果解读与干扰因素
- 假性升高:样本溶血、抗凝剂不足导致红细胞收缩。
- 假性降低:输液后血液稀释、抗凝剂过量引起红细胞肿胀。
- 药物影响:利尿剂(升高)、化疗药(降低)。
七、与其他指标的联合分析
- 血红蛋白(Hb):确认贫血类型。
- MCV/MCH:区分小细胞性贫血(MCV↓)与大细胞性贫血(MCV↑)。
- 网织红细胞计数:评估骨髓造血功能。
八、质量控制要点
- 仪器校准:每日使用质控品验证。
- 操作规范:离心时间与转速标准化。
- 样本复检:HCT异常时,需人工复核或重复检测。
九、局限性
- 慢性肾病贫血患者可能因脱水导致HCT“假性正常”。
- 妊娠期HCT生理性降低(30-34%),需排除病理因素。
结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32
50
51
50
68
49
50
41
51
48
49
64
44
48
47
49
55
47
50
5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