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印制板(PCB)检测项目全解析
一、制造前期检测
-
- 基材检测:测量覆铜板(如FR-4)的厚度、介电常数(Dk)和损耗因子(Df),确保符合设计阻抗要求。
- 铜箔质量:通过粗糙度测试仪检查铜箔表面均匀性,避免压合后出现剥离问题。
- 化学药液监控:蚀刻液、电镀液的浓度及PH值定期校准,防止图形转移异常。
-
- Gerber文件校验:使用CAM软件验证线宽、孔径、层对齐等参数,识别最小间距是否满足工艺能力。
- 叠层结构仿真:通过电磁场模拟工具(如HFSS)检查信号层与参考层配置,避免串扰和阻抗突变。
二、制造过程中检测
-
- 蚀刻精度:自动光学检测(AOI)扫描线宽/线距,公差通常需控制在±10%以内。
- 缺陷识别:检测开路、短路、残铜等瑕疵,采用修补或报废处理。
-
- 厚度测量:激光测厚仪实时监控压合后总厚度,多层板偏差需小于±5%。
- 粘结强度测试:通过热应力试验(288℃浸锡10秒)评估层间结合力,无分层为合格。
-
- 孔位精度:CCD视觉系统比对钻孔与设计坐标,偏移量需≤50μm。
- 孔壁质量:切片分析孔铜厚度(目标25μm以上)及内壁光滑度,避免孔壁断裂。
-
- 电镀均匀性:使用X荧光测厚仪(XRF)检测镀金、沉金层厚度一致性。
- 阻焊层检查:UV固化后测试硬度(≥6H铅笔硬度),并验证覆盖完整性,防止焊盘污染。
三、成品检测
-
- 导通测试(飞针/治具):100%覆盖率检查网络连通性,电阻阈值通常设定为5-10Ω。
- 绝缘电阻:施加500VDC电压,相邻线路间电阻值需>100MΩ。
- 阻抗控制:TDR时域反射仪抽测关键信号线,误差不超过±10%。
-
- 目检/AOI自动检测:识别划痕、露铜、阻焊起泡等缺陷,符合IPC-A-600标准。
- 关键尺寸测量:孔径、板边距等使用二次元影像测量仪,精度达±1μm。
-
- 层间对准:检查各层图形偏移,确保内层PTH孔无错位。
- 填孔质量:观察盲埋孔填铜是否充实,空洞率需<5%。
四、可靠性验证
-
- 热循环试验:-55℃至125℃循环100次,无分层或导通失效。
- 湿热老化:85℃/85%RH环境下存放168小时,绝缘电阻下降幅度<50%。
-
- 弯曲强度:三点弯曲试验至板断裂,记录最大载荷值。
- 冲击测试:30G加速度冲击6次,结构无裂纹。
-
- 耐溶剂性:浸泡于异丙醇或助焊剂后,阻焊层无脱落或变色。
五、齐全检测技术趋势
- 3D X射线断层扫描(CT):非破坏性分析内部缺陷,如微孔裂纹。
- 自动化智能检测:AI驱动的AOI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提升缺陷识别率至99.9%以上。
- 在线实时监控:IoT传感器集成到生产线,实时反馈参数波动并自动调整工艺。
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纠正措施 |
---|---|---|
阻抗超标 | 介质厚度不均或线宽偏差 | 优化压合工艺,加强蚀刻参数监控 |
焊接后分层 | 层压温度不足或污染 | 提高压合温度,清洁处理内层 |
孔铜断裂 | 电镀液污染或电流密度异常 | 更换药水,调整电镀参数 |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易融合金感温型热熔断体检测下一篇::剃须刀变压器和剃刀电源装置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1
11
16
20
23
22
20
21
18
18
18
16
21
26
22
15
18
19
17
2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