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检测项目
1. 含量测定
- 检测意义:泛酸钙的主成分含量直接影响产品功效,需符合药典或行业标准(如中国药典、USP、EP)。
- 常用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色谱分离定量,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 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基于泛酸钙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行定量,操作简便。
2. 鉴别试验
- 化学鉴别:通过钙盐反应(如与草酸铵生成白色沉淀)和泛酸盐特征反应(如与2,6-二氯酚靛酚显色)确认成分。
- 红外光谱(IR):比对样品与标准品的红外吸收图谱,验证分子结构一致性。
3. 物理性质检查
- 外观与溶解性: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检测溶液澄清度及颜色是否符合规定。
- 熔点或热分析(TGA/DSC):评估热稳定性及分解特性。
4. 杂质检测
- 重金属残留:铅、砷、镉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确保符合限量标准。
- 有机杂质:通过HPLC或薄层色谱法(TLC)检测合成过程中可能残留的中间体或降解产物。
- 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或干燥失重法控制水分含量(通常≤5%)。
5. 微生物限度
- 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按药典方法进行微生物培养计数。
- 致病菌检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确保无特定病原体污染。
6. 稳定性测试
- 加速试验: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评估有效成分降解情况,预测货架期。
- 溶液pH值:检测水溶液的pH值(通常为6.0~8.0),确保制剂稳定性。
二、检测流程关键点
- 样品前处理:需粉碎、均匀取样,避免结块影响结果。
- 方法验证:确保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及回收率符合要求。
- 标准对照:使用标准品平行实验,提高数据可靠性。
三、质量控制依据
- 国际标准:美国药典(USP-NF)、欧洲药典(EP)对纯度、杂质限值有明确规定。
- 国内规范:中国药典(ChP)及GB 14758-2010《食品添加剂 泛酸钙》规定关键指标。
四、检测意义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麝香草酚检测下一篇: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8
24
20
18
26
17
24
24
24
31
23
29
26
29
26
24
21
29
33
2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