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掺合料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复合掺合料作为现代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工作性和力学性能。根据GB/T 18046-2017《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及JG/T 486-2015《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标准要求,复合掺合料检测需重点把控以下指标:
一、化学成分分析
1. 活性氧化物含量:需测定SiO₂、Al₂O³、Fe₂O³等活性组分含量,其中SiO₂+Al₂O³总含量应≥70%(质量百分比)
2. 烧失量检测:要求≤5.0%(Ⅰ级品),超出值可能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
3. 硫化物含量:采用硫酸钡重量法检测,限定值≤4.0%
4. 氯离子含量:离子色谱法测定,要求≤0.06%以防钢筋锈蚀
二、物理性能测试
1. 细度指标:通过45μm方孔筛筛余量应≤12%(Ⅰ级),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比表面积≥450m²/kg
2. 需水量比:对比基准砂浆需水量,要求≤105%
3. 流动度比:按标准砂浆测试方法评定,应≥95%
4. 活性指数:7天活性指数≥75%,28天活性指数≥95%
三、环保性能检测
1. 放射性核素:γ能谱法测定内照射指数≤1.0,外照射指数≤1.0
2. 重金属析出:采用ICP-MS检测铅、镉、汞等有害元素含量
3. 碱含量:火焰光度法测定有效碱当量≤0.75%
四、应用性能验证
1. 混凝土相容性试验:检测与不同水泥的适应性
2. 抗裂性能测试:圆环约束法评定收缩特性
3. 抗氯离子渗透性:通过电通量法验证防腐效果
4. 抗冻融循环:快冻法测试300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
检测机构需配备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系统等专业设备,并严格按照GB/T 50080、GB/T 50082等标准开展检测。建议每批次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每季度开展型式检验,重点关注活性指数、氯离子含量等关键指标,确保复合掺合料满足绿色建材的发展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