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茶检测:守护品质的科技防线
片茶作为茶叶深加工产品的重要形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与市场信誉。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针对片茶的检测项目已形成包含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微生物安全、重金属残留等在内的完整体系。专业检测机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微生物培养等尖端技术手段,可精准识别片茶中400余项潜在风险指标,其中常规检测项目覆盖率达98%以上,确保每片茶品都符合GB/T 31740.3-2015《固态速溶茶》等国家标准要求。
核心检测项目解析
感官品质检测:专家组通过视觉(外形紧实度、色泽均匀度)、嗅觉(香气纯度)、味觉(滋味醇厚度)进行多维度评估,执行GB/T 23776-2018标准进行专业打分,确保产品达到特级至三级分类标准。
理化指标检测:
- 水分含量(GB 5009.3-2016):控制≤7.0%防止霉变
- 茶多酚检测(GB/T 8313-2018):保持≥18%活性成分
- 咖啡碱测定(GB/T 8312-2013):维持0.8-4.0%含量区间
- 灰分检测(GB 5009.4-2016):监控≤6.5%加工洁净度
安全性能检验
微生物检测:按照GB 4789系列标准,严格监控菌落总数(≤1000CFU/g)、大肠菌群(≤40MPN/100g)、霉菌(≤50CFU/g)等指标,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实现快速筛查。
污染物检测:
- 重金属检测(GB 5009.268-2016):铅≤5mg/kg,砷≤2mg/kg
- 农药残留(GB 2763-2021):56种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检测
- 黄曲霉毒素B1(GB 5009.22-2016):≤5μg/kg限量控制
特色项目检测
针对新型片茶产品开发功能性检测项目,包括:
-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测定(HPLC法)
- 茶氨酸纯度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
- 缓释性能测试(体外模拟消化系统)
- 抗氧化活性检测(DPPH自由基清除率)
上一篇: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检测下一篇:土工指标检测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6
25
31
21
38
24
28
26
28
38
17
10
10
12
13
13
15
15
12
1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