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离析性能试验检测方法及检测项目详解
一、抗离析性能检测的核心项目
-
- 取样:从材料不同位置(如搅拌车卸料口、泵送前后)分层取样。
- 筛分:将样品通过标准筛(如4.75mm、2.36mm等),称量各层筛余质量。
- 计算:比较初始样品与离析后样品的粗骨料占比差异,差异越大,离析越严重。 标准依据:JTG E30-201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
- 将材料倒入透明容器静置,待分层后测量顶部(细料层)和底部(粗料层)的密度。
- 计算密度差比值:离析指数=�top−�bottom�initial×100%离析指数=ρinitialρtop−ρbottom×100%。 适用场景:沥青混合料、自密实混凝土等流动性材料。
-
- 将材料装入模具并振实,记录探针贯入不同深度时的阻力值。
- 分析阻力曲线波动:波动越大,离析可能性越高。 优势: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如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后的补充测试。
-
- 目视检查:成型试件表面是否出现骨料集中或浆体分离。
- 图像分析:利用高清相机拍摄表面,通过软件分析骨料分布均匀性(如灰度对比、边缘识别)。 评价标准:ASTM C1610(混凝土表面离析测试方法)。
-
- 屈服应力(Yield Stress):离析材料屈服应力变化反映组分迁移倾向。
- 塑性粘度(Plastic Viscosity):高粘度可抑制颗粒沉降,降低离析风险。 仪器:旋转流变仪、坍落流变仪(如ICAR Rheometer)。
二、创新检测技术
-
- 通过三维成像分析材料内部结构,精确识别离析区域及骨料分布。
- 应用领域:高精度实验室研究,如高强混凝土离析机理分析。
-
- 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速度差异反映密实度变化和离析程度。
- 优点:非破坏性、可实时监测。
三、检测结果分析与应用
-
- 混凝土:粗骨料含量差异≤5%(筛析法),表面浆体覆盖率≥90%。
- 沥青混合料:密度差指数≤10%,动态稳定性(车辙试验)需满足规范要求。
-
- 调整配合比:增加细骨料或掺入增粘剂(如纤维素醚)。
- 优化施工工艺:控制卸料高度、避免过度振捣。
四、
- JTG E30-201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 ASTM C1610-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urface Segregation of Concrete
- 王伟等, 《混凝土离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2020.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21
23
53
61
18
17
18
21
16
15
17
15
17
14
16
19
18
17
1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