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性能检测
-
- 意义:反映PET分子链长度,直接影响材料强度、结晶速率及加工性能。
- 方法:乌氏粘度计法(溶解于苯酚/四氯乙烷混合溶剂)。
- 标准:GB/T 14190、ASTM D4603。
-
- 检测仪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要求:典型熔点范围255~265℃,异常值可能提示降解或杂质。
-
- 方法:密度梯度柱法或气体置换法(GB/T 1033)。
- 用途:评估结晶度,影响材料透明度与机械性能。
-
- 上限:通常≤0.4%(高温加工时水分易导致水解降解)。
- 检测技术:卡尔费休滴定法(GB/T 6283)。
二、化学性能检测
-
- 标准:≤35 mol/t(过高会降低热稳定性,加速降解)。
- 方法:滴定法(GB/T 17931)。
-
- 影响:过量DEG降低熔点及耐热性。
- 检测:气相色谱法(GC),一般要求≤1.3%。
-
- 危害:迁移至食品接触材料中存在安全风险。
- 分析技术:原子吸收光谱(AAS)或ICP-MS。
三、加工性能检测
-
- 意义:表征材料在特定温度下的流动特性(如注塑成型适用性)。
- 标准条件:通常测试温度为280℃,负荷2.16 kg(ISO 1133)。
-
- 仪器:色差计,监测切片黄变程度(可能由热氧化或杂质引起)。
-
- 来源:催化剂残留或污染物,影响透明度及机械性能。
- 方法:高温煅烧法(GB/T 9345)。
四、杂质与异物分析
-
- 重点元素:Fe、Al、Ca等(可能来自生产设备磨损)。
- 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XRF)或ICP-OES。
-
- 方法:显微镜观察或筛分法检测黑点、气泡、过大颗粒等。
五、安全与环保检测
-
- 法规要求:符合GB 31604.1(中国)、EU 10/2011(欧盟)等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
- 检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防止异味污染。
-
- 趋势分析:针对生物基或可回收PET,评估其在特定环境下的降解率。
六、检测方法与标准体系
- 国际标准:ISO 1628-5(粘度)、ASTM D792(密度)。
- 行业规范:针对瓶级切片,需额外满足FDA 21 CFR 177.1630(美国)或EFSA认证(欧盟)。
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
19
23
23
24
22
29
25
24
24
25
26
25
23
29
31
26
34
29
2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