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六价铬,耗氧量,银、铝、砷、硼等金属指标检测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水质安全的核心检测指标及意义
在水质检测领域,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六价铬、耗氧量以及银、铝、砷、硼等金属指标的检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环节。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水的感官性状、化学污染程度及潜在健康风险,其中六价铬和砷等重金属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随着工业污染加剧和环保标准提升,建立科学规范的检测体系对预防水源污染、评估水处理工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检测项目与技术方法
色度检测:采用铂钴比色法或稀释倍数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水样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度。国标GB/T 5750.4-2006规定色度不应超过15度。
浑浊度检测:使用散射式浊度仪,依据ISO 7027标准进行测定,饮用水要求≤1NTU。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追踪水质变化。
臭和味检测:执行感官分析法(GB/T 5750.4-2006),由经过训练的人员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嗅味强度分级,必要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致嗅物质。
重点污染物检测技术
六价铬检测:应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7467-87),检测限可达0.004mg/L。新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可实现多元素同步检测。
耗氧量测定: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GB 11892-89),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快速检测仪通过电化学传感器可在15分钟内获得结果。
重金属联合检测:
- 银/铝: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5750.6-2006)
- 砷:原子荧光光谱法(HJ 694-2014)或银盐法
- 硼:姜黄素分光光度法(HJ/T 49-1999)
检测标准与质量控制
所有检测均需遵循《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及EPA 500/600系列方法。实验室需通过CMA认证,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金属元素检测需满足≤0.01mg/L的检出限要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整合型设备可同时完成12项指标测定,数据直接对接LIMS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