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支撑剂(陶粒)检测技术规范
一、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物理性能检测
- 粒径分布
- 方法:激光粒度分析仪或筛分法(ISO 13503-2标准)。
- 意义:粒径范围(如20/40目、30/50目)需均匀,避免裂缝闭合后导流通道堵塞。
- 球度与圆度
- 方法:显微镜或图像分析系统(ISO 13503-2)。
- 标准:球度≥0.7,圆度≥0.8(数值趋近1代表接近完美球形)。
2. 化学成分分析
- 主成分检测
- 项目:Al₂O₃(氧化铝)、SiO₂(二氧化硅)、Fe₂O₃(氧化铁)含量。
- 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XRF)或化学滴定法。
- 要求:Al₂O₃含量高(通常>70%)可提升抗压强度。
- 杂质控制
- 检测:碱金属(Na、K)及重金属残留量(避免与地层流体反应)。
3. 力学性能测试
- 单颗粒抗压强度
- 方法:压力机逐颗碾压至碎裂(ASTM D6177)。
- 标准:52MPa闭合压力下破碎率<10%(高闭合压力储层要求更高)。
- 体积密度与视密度
- 意义:影响支撑剂输送效率,低密度更易悬浮于压裂液中。
4. 耐腐蚀性测试
- 酸溶解度
- 方法:12% HCl + 3% HF混合酸浸泡(ISO 13503-2)。
- 标准:酸溶残渣率<5%(超限表明杂质过多)。
- 碱液侵蚀测试
- 模拟:高温高压(150℃, 20MPa)下浸泡于碱性溶液,测定质量损失率。
5. 导流能力评价
- 长期导流实验
- 设备:API导流室模拟地层闭合压力。
- 条件:不同闭合压力(20-80MPa)、温度(90-150℃)下测定裂缝渗透率(达西值)。
6. 长期稳定性检测
- 应力腐蚀测试
- 方法:恒定载荷下暴露于酸性/高温环境,观察随时间变化的破碎率。
- 蠕变性能
- 意义:评估支撑剂在长期高压下的形变倾向。
二、检测流程
- 取样:按批次随机抽取样品(通常500g以上)。
- 预处理:清洗、烘干至恒重,去除表面杂质。
- 分项检测:按上述项目依次测试并记录数据。
- 综合评价:比对ISO 13503-2、SY/T 5108-2014等行业标准,判定合格性。
三、关键质量指标参考值
检测项目 | 优质陶粒标准 |
---|---|
破碎率(52MPa) | ≤5% |
视密度(g/cm³) | 2.7-3.3 |
酸溶解度 | ≤3% |
导流能力(达西) | 闭合压力60MPa下>100D·cm |
四、检测注意事项
- 环境模拟:需根据目标储层温度、压力调整实验条件。
- 第三方认证:出口产品需通过API或ISO 9001认证实验室检测。
- 动态性能:结合实际压裂液(如滑溜水、胶液)测试携砂性能。
五、行业发展趋势
- 高强低密度陶粒:研发氧化铝含量>85%、密度<2.6g/cm³的支撑剂。
- 纳米涂层技术:通过表面改性降低酸溶蚀率,延长裂缝寿命。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