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培养法
- 培养基选择:使用含选择性抑制剂的增菌液(如FB1培养基)抑制杂菌,富集李斯特菌。
- 显色培养基:如CHROMagar™,通过菌落颜色(蓝绿色)初步鉴别。
- 选择性琼脂平板:如PALCAM琼脂或牛津琼脂,观察典型菌落形态(黑色晕轮、凹陷中心)。
- 关键项目:
- 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
- 溶血活性(羊血琼脂β-溶血)
- 碳水化合物发酵(如葡萄糖、鼠李糖阳性,木糖阴性)
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靶基因检测:
- hly(溶血素O基因):特异性标记。
- prfA(毒力调控基因)
- inlA(侵袭素基因)
- 多重PCR:同步检测多种毒力因子,提升准确性。
- 快速定量检测,适用于高通量筛查(如食品加工环境监测)。
- 用于暴发溯源及耐药性分析,精确识别菌株遗传特征。
3. 免疫学方法
- ELISA试剂盒:检测菌体抗原或溶血素蛋白。
- 免疫磁珠分离(IMS):通过抗体标记磁珠富集样本中的目标菌,提高灵敏度。
4. 质谱技术(MALDI-TOF MS)
- 基于蛋白指纹图谱快速鉴定至种水平,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5. 血清分型
- 依据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分型,常见血清型为1/2a、1/2b、4b(与重症相关)。
- 食品工业
- 样本:乳制品、肉类、即食食品、加工环境拭子。
- 标准:遵循ISO 11290-1/-2或FDA-BAM方法。
- 临床诊断
- 样本:血液、脑脊液、胎盘组织(疑似感染者)。
- 快速检测:脑脊液PCR或血培养阳性后质谱确认。
- 环境监测
- 食品加工设备、水体的李斯特菌污染评估。
-
- 低污染水平样本的检测灵敏度不足。
- 近缘种(如无害李斯特菌)的交叉反应干扰。
- 复杂食品基质对分子检测的抑制作用。
-
- 纳米技术:开发高灵敏生物传感器。
- 即时检测(POCT):CRISPR-Cas系统与微流控芯片结合,实现现场快速诊断。
- 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整合WGS与流行病学数据,优化溯源效率。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1
6
6
10
12
11
12
14
11
15
34
39
50
21
31
32
28
36
27
4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