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目标与适用场景
- 质量控制:药品、保健品、植物提取物中落新妇苷的含量测定。
- 工艺优化:提取工艺、纯化步骤的效率评估。
- 稳定性研究:考察制剂中落新妇苷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降解情况。
- 真伪鉴别:天然产物与合成替代品的区分。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含量测定
- 主流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 色谱条件:
- 色谱柱:C18反相柱(如Waters Symmetry® C18, 4.6×250 mm, 5 μm)
- 流动相:甲醇-水或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 流速:1.0 mL/min
- 检测波长:290~330 nm(最大吸收峰附近)
- 柱温:25~30℃
- 对照品:需使用经标准品认证的落新妇苷(纯度≥98%)。
- 样品前处理:
- 提取:超声辅助甲醇/乙醇提取,固液比1:20~1:50。
- 净化:通过0.22 μm有机滤膜过滤或SPE固相萃取。
- 色谱条件:
2. 结构确证
- 联用技术:
- LC-MS/MS:通过分子离子峰([M-H]⁻ m/z≈449)及碎片离子分析结构。
- 核磁共振(NMR):解析1H-NMR、13C-NMR图谱,确认糖苷键连接位置。
3. 杂质分析
- 有关物质检测:
- 检测同分异构体(如异落新妇苷)及降解产物(如苷元)。
- 方法:HPLC-DAD或LC-TOF-MS,结合标准品比对。
4. 溶出度测试(制剂)
- 模拟释放条件:采用桨法/篮法,介质为pH 1.2~6.8缓冲液。
- 检测频率:间隔取样(如5、15、30、60分钟),HPLC定量。
三、方法学验证要点
- 专属性:确认无杂质峰干扰,分离度>1.5。
- 线性范围:0.1~100 μg/mL,R²≥0.999。
- 精密度:RSD<2%(日内、日间)。
- 回收率:加标回收率98%~102%。
- 检测限(LOD):≤0.05 μg/mL(信噪比S/N≥3)。
- 定量限(LOQ):≤0.1 μg/mL(S/N≥10)。
四、典型案例分析
- 中药复方制剂检测:某含落新妇苷的消炎片剂,采用HPLC法测得含量为2.35 mg/片(RSD=1.2%),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 植物原料筛选:通过UPLC对比虎耳草不同部位,发现叶片中落新妇苷含量最高(3.8%干重)。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色谱峰拖尾:
- 优化流动相(如添加0.1%甲酸)。
- 更换色谱柱(选用高纯度硅胶柱)。
- 样品分解:
- 避光低温保存,提取过程控制温度<40℃。
- 基质干扰:
- 采用固相萃取(C18柱)净化样品。
六、展望
-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 通则0512
- Zhang et al. (2021). J Chromatogr B:多元指纹图谱在虎耳草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ISO 17025:2017 检测方法验证规范
上一篇:羟基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检测下一篇:嘧菌环胺(嘧菌磺胺)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39
38
56
50
55
6
28
28
5
6
18
28
27
5
5
25
10
11
11
1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