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评估人体营养状况,指导孕期、婴幼儿配方奶粉的DHA补充。
- 食品工业:确保保健品、婴幼儿食品中DHA含量符合标准。
- 科研领域:研究DHA代谢机制及其与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
方法 | 原理 | 优点 | 局限性 |
---|---|---|---|
气相色谱法(GC) | 脂肪酸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并定量。 | 高分辨率、成本较低 | 需衍生化处理,步骤繁琐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利用色谱柱分离脂类,紫外或荧光检测器定量。 | 无需衍生化,适合热不稳定样品 | 灵敏度较低,需复杂前处理 |
质谱联用技术(GC/LC-MS) | 色谱分离后,质谱精确分析分子量及碎片离子。 | 超高灵敏度、特异性 | 设备昂贵,操作复杂 |
核磁共振(NMR) | 通过氢谱或碳谱分析DHA特征峰。 | 无需破坏样品,提供结构信息 | 灵敏度低,成本高 |
- 生物样本(血浆、红细胞膜、母乳):需低温保存,避免氧化;常用Folch法提取脂质。
- 食品与保健品:溶剂萃取后皂化,转化为脂肪酸甲酯(FAME)以适配GC分析。
- 国际标准:AOAC、ISO、中国GB标准规定了DHA检测的样本处理及方法。
- 内标物:常用C13同位素标记的DHA或相似结构脂肪酸(如C17:0)校正回收率。
- 重复性与准确性:实验室需通过空白对照、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需达80%-120%)确保结果可靠。
- 氧化问题:DHA含多个双键,易氧化降解。解决方案:加入抗氧化剂(如BHT)、避光操作、全程氮气保护。
- 复杂基质干扰:食品或生物样本中其他脂质影响检测。解决方案:优化色谱条件或使用SPE固相萃取纯化。
- 成本与普及性:推广低成本快速检测技术(如便携式荧光传感器)替代大型仪器。
- 临床诊断:检测孕妇血浆DHA水平,指导补充剂量以降低早产风险。
- 婴幼儿奶粉监管:通过GC-MS验证DHA添加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中国GB 10765-2010)。
- 功能性食品研发:评估微藻油等新型DHA来源的生物利用率。
- 即时检测(POCT):开发基于纳米材料或生物传感器的便携设备,实现家庭自测。
- 多组学整合:结合脂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揭示DHA在疾病中的分子机制。
- 标准化协作:统一检测流程与数据报告规范,促进跨区域研究对比。
- ISO 12966-2:201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 AOAC Official Method 996.06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 中国国家标准GB 5009.168-2016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上一篇:氟苯咪唑及其代谢物检测下一篇:丹参酮类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50
55
6
28
28
5
6
18
28
27
5
5
23
10
11
11
13
6
9
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