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意义与标准依据
-
- GB 3559-2001《农用碳酸氢铵》
- HG/T 4216-2011《碳酸氢铵肥料》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氮含量测定(核心指标)
- 方法:甲醛法或蒸馏后滴定法(GB/T 3595)
- 原理:通过酸化释放铵态氮,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测定总氮量
- 合格范围:工业级≥17.2%,农业一级品≥17.1%
2. 水分含量检测
- 方法:干燥失重法(105℃恒重法)
- 意义:水分>5%易导致结块分解,降低存储稳定性
- 仪器:干燥箱、分析天平(精度0.0001g)
3. 添加剂检测
- 检测对象:防结块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 方法:红外光谱法或气相色谱法
- 限量要求:添加剂总量≤0.5%
4. 重金属污染检测
- 重点指标:
- 砷(As)≤20mg/kg(原子荧光光谱法)
- 铅(Pb)≤50mg/kg(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 镉(Cd)≤10mg/kg(ICP-MS法)
5. 氯化物检测
- 方法:硝酸银滴定法(GB/T 3051)
- 限值:Cl⁻≤0.02%(防止盐碱化)
6. pH值测试
- 方法:水溶液pH计测定(1:10溶解)
- 标准范围:6.0-8.0(超出范围提示分解或污染)
7. 外观与粒度
- 感官检测:无色/白色晶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 粒度分析:筛分法测定1-4mm颗粒占比(≥70%为优)
三、检测流程优化建议
-
- 按GB/T 6679进行多点取样(500g/批)
- 密封避光运输,避免挥发损失
-
- 近红外光谱法(NIRS)实现无损快速氮含量测定
- 便携式XRF仪现场筛查重金属污染
-
- 建立检测数据库跟踪批次质量波动
- 通过方差分析评估生产工艺稳定性
四、常见质量问题解析
不合格项 | 成因分析 | 改进措施 |
---|---|---|
氮含量不足 | 碳化工艺缺陷/氨逸散 | 优化反应釜密封性 |
水分超标 | 干燥温度不足/包装破损 | 改进干燥工艺 |
重金属超标 | 原料硫磺或煤含杂质 | 严格原料入厂检测 |
五、注意事项
- 检测实验室需控制温湿度(20±2℃,RH<60%)
- 样品开封后需在1小时内完成挥发组分测试
- 定期校准滴定设备(误差≤0.02mL)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裙带菜检测下一篇:无公害农产品 鲜禽蛋类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