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项目分类
1. 外观完整性检测
- 破损粒检测:通过图像分析或振动筛分识别裂纹、断裂或机械损伤的颗粒。
- 形态均匀性:测量颗粒尺寸(长、宽、厚度)、形状(圆度、球形度)是否符合标准。
- 颜色与光泽:利用色差仪或光谱分析检测霉变、氧化或变质导致的颜色异常。
2. 杂质与异物检测
- 物理杂质:筛选出砂石、金属碎片、玻璃等非目标物质(金属探测机、X射线检测)。
- 生物污染:虫蛀粒、虫卵、微生物污染(显微镜观察或近红外检测)。
3. 理化指标检测
- 水分含量:影响储存稳定性,常用烘箱法或快速水分测定仪。
- 容重与密度:通过容重器测量单位体积质量,评估颗粒饱满度。
- 硬度与脆度:质构仪测试抗压强度,判断加工适应性(如大米抗碎性)。
4. 成分分析
- 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近红外光谱或化学分析法)。
- 毒素与污染物:黄曲霉毒素、重金属残留(HPLC、原子吸收光谱)。
5. 功能性检测(特殊物料)
- 发芽率测试(种子):模拟环境培养,计算发芽潜力。
- 溶出度测试(药品颗粒):评估有效成分释放速率。
二、检测方法与设备
-
- 高分辨率相机+AI算法:识别破损、变色颗粒(效率达99%以上)。
- 3D轮廓扫描:精确测量颗粒三维形态缺陷。
-
- 近红外(NIR):快速无损检测成分(水分、蛋白质)。
- X射线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检测内部异物或元素分布。
-
- 振动筛分机:按粒径分级,剔除碎粒。
- 重力分选机:根据密度差异分离霉变粒。
-
- 化学滴定/色谱法:精准定量特定成分(如农药残留)。
- 微生物培养:检测细菌、真菌污染(需48-72小时培养)。
三、标准与规范
- 国际标准:ISO 605(谷物检测)、USDA谷物分级标准。
- 国内标准:GB 1350(稻谷)、GB/T 5494(粮食油料检验杂质法)。
- 行业规范:药品颗粒需符合《中国药典》溶出度要求。
四、应用场景
- 粮食收储:保障入库粮食的储存安全性。
- 种子质检:确保发芽率和遗传纯度。
- 制药行业:控制缓释颗粒的药物释放性能。
- 食品加工:提升产品口感与外观一致性。
五、技术趋势
- 智能分选系统:结合AI与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分拣。
- 便携式检测设备:手持NIR仪实现田间快速筛查。
- 区块链溯源:检测数据上链,增强供应链透明度。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3
4
12
9
13
12
11
13
15
18
14
13
16
17
20
14
20
19
17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