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养成分检测
-
- 粗蛋白(CP):凯氏定氮法测定,确保蛋白质含量符合奶牛泌乳及生长的需求(如泌乳牛饲料通常需≥16% CP)。
- 粗脂肪(EE):索氏提取法检测脂肪含量,用于评估能量供给水平。
- 粗纤维(CF):通过酸碱消解法测定,控制纤维含量以优化瘤胃功能。
- 无氮浸出物(NFE):计算得出,反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 水分:烘干减重法测定,防止霉变(一般要求≤12%)。
- 灰分:高温灼烧法检测矿物质总含量。
-
- 常量元素:钙(Ca)、磷(P)、镁(Mg)、钠(Na)等,常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
- 微量元素:铁(Fe)、锌(Zn)、铜(Cu)、硒(Se)等,需符合限量标准(如铜≤30 mg/kg)。
- 维生素:维生素A、D、E及B族维生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
-
- 总能(GE):通过氧弹式热量计测定。
- 代谢能(ME):通过公式推算,评估饲料能量转化效率。
二、安全性指标检测
-
- 黄曲霉毒素B1:HPLC或ELISA法检测,限量≤20 μg/kg(中国标准)。
- 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等,常见于霉变原料,需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
- 铅(Pb≤5 mg/kg)、镉(Cd≤1 mg/kg)、砷(As≤2 mg/kg)等,采用ICP-MS或原子吸收法检测。
-
- 有机磷类(如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通过气相色谱法(GC)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测定。
-
- 硝酸盐、亚硝酸盐、氰化物等,尤其需关注青贮饲料的污染风险。
三、添加剂及违禁物质检测
-
- 酶制剂、益生菌、抗氧化剂(如乙氧基喹啉)等,需验证添加量符合《饲料添加剂目录》要求。
-
- 抗生素残留:如磺胺类、四环素类,通过LC-MS/MS筛查。
- 激素类物质:如己烯雌酚、莱克多巴胺,禁止在饲料中添加。
- β-受体激动剂:如克伦特罗,严防非法使用。
四、物理特性与加工质量
- 粒度分析
- 颗粒大小影响瘤胃发酵效率,推荐直径2-4 mm颗粒占比≥70%。
- 混合均匀度
- 通过示踪剂检测,确保添加剂分布均匀(变异系数≤5%)。
- 新鲜度指标
- 酸价(AV)、过氧化值(POV)检测,评估油脂氧化程度。
五、微生物污染检测
- 细菌总数:需≤2×10⁶ CFU/g(中国标准)。
- 致病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 霉菌总数:≤4×10⁴ CFU/g。
六、检测依据标准
- 中国国家标准
- 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
- GB/T 6432-2018(粗蛋白测定方法)
- 国际方法
- AOAC、ISO等标准方法用于霉菌毒素及微量元素检测。
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