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与水泥用量检测项目详解
一、胶凝材料检测项目
-
- 细度:通过比表面积法(GB/T 8074-2008)或筛析法测定,影响水化速率和强度发展。
- 凝结时间:采用维卡仪(GB/T 1346-2011)测定初凝和终凝时间,确保施工可操作性。
- 安定性:沸煮法(GB/T 1346-2011)检测游离氧化钙导致的体积膨胀风险。
- 强度:胶砂试件抗压/抗折强度测试(GB/T 17671-1999),评估28天龄期强度。
-
- 氧化物含量: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SiO₂、Al₂O₃等组分,验证材料纯度。
- 氯离子含量:硝酸银滴定法(GB/T 176-2017),防止钢筋锈蚀。
- 碱含量:火焰光度法(GB/T 176-2017),控制碱-骨料反应风险。
二、矿物掺合料检测项目
-
- 细度:45μm筛余量(≤12%为Ⅰ级)。
- 烧失量:高温灼烧法(≤5%),反映含碳量对需水量的影响。
- 需水量比:对比基准水泥与掺粉煤灰砂浆的流动性,≤95%为优。
- 活性指数:7天及28天强度比(≥70%和≥90%)。
-
- 比表面积:勃氏法(≥400m²/kg),影响反应活性。
- 活性指数:7天(≥75%)和28天(≥95%)强度比。
- 流动度比:≥95%保证工作性。
-
- SiO₂含量:≥85%(化学分析法)。
- 比表面积:氮吸附法(≥15,000m²/kg)。
- 火山灰活性:石灰吸收值≥200mmol/kg。
三、水泥用量检测项目
-
- 氯离子总量:离子色谱法(JGJ 55-2011),限值≤0.10%(潮湿环境)。
- 胶凝材料比例:通过灼烧法测定掺合料占比,确保活性组分合理性。
-
- 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测试(GB/T 50081-2019),对比设计强度等级。
- 长期耐久性:抗渗性(GB/T 50082-2009)、抗冻性(快冻法)等。
-
- 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水泥与掺合料的比例。
- XRD/XRF:半定量测定材料组成,辅助配合比复核。
四、检测标准与质量控制
- 标准依据:严格遵循GB、JGJ、ISO等标准,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 质量控制:定期校准设备、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减少人为误差。
- 数据关联:结合材料检测结果与混凝土性能,优化配合比设计。
五、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0
15
17
22
20
18
17
16
13
16
15
21
22
17
19
18
21
19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