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失调电压温度系数检测:关键检测项目详解
一、输入失调电压温度系数的定义与意义
二、检测项目与实施流程
1. 测试设备与条件
- 关键设备:
- 高精度电压表(分辨率≤1µV,如Keysight 3458A)
- 温控箱(控温精度±0.1°C,如Thermonics T-2600)
- 低热电势测试夹具(减少接触点温差影响)
- 标准参考电源(提供稳定输入偏置)
- 环境要求:
- 温度范围:通常覆盖器件工作范围(如-40°C至+125°C)
- 温变速率:≤3°C/分钟(避免热冲击导致器件损坏)
2. 校准与预处理
- 设备校准:电压表需定期溯源至国家标准,温控箱使用铂电阻温度计(PRT)验证温度均匀性。
- 器件预烧(Burn-in):在额定温度下通电老化24小时,消除早期失效风险。
3. 核心检测步骤
-
- 常温(25°C)下,输入端短接,测量输出电压���_25VOS_25。
- 重复测量3次取均值,消除噪声影响。
-
- 升温阶段:以2°C/分钟速率升温至最高温度(如125°C),稳定后记录���_ℎ��ℎVOS_high。
- 降温阶段:同速率降温至最低温度(如-40°C),稳定后记录���_���VOS_low。
- 注意事项:每次温度变化后需等待至少10分钟,确保芯片内部温度均衡。
-
- 计算温度区间内的失调电压变化量: Δ���=∣���_ℎ��ℎ−���_���∣ΔVOS=∣VOS_high−VOS_low∣
- 计算�����TCVOS: �����=Δ����ℎ��ℎ−����TCVOS=Thigh−TlowΔVOS
- 非线性修正:若温度-失调曲线呈非线性,需分段计算并取最大值。
4. 关键检测项目
- 全温区线性度:验证���VOS随温度变化是否符合线性模型。
- 迟滞效应:对比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VOS差异,评估材料热滞后特性。
- 长期漂移:在极端温度下持续监测1小时,确认无额外漂移(如<0.1µV/h)。
三、误差来源与质量控制
-
- 温控箱内部温度梯度(需<0.5°C)
- 测试引线热电势(使用铜-康铜合金导线降低至µV级)
- 器件自热效应(通过低功耗模式或脉冲测试减少影响)
-
- 企业标准示例:�����≤1 ��/∘�TCVOS≤1 μV/∘C(工业级),≤0.5 µV/°C(医疗级)
- 参考标准:IEC 60748-4(半导体器件测试)、JEDEC JESD78(集成电路寿命评估)
四、应用案例与优化方向
- 案例1:某16位ADC前端运放因�����=3 ��/∘�TCVOS=3 μV/∘C,在-25°C至85°C环境中导致±330µV误差,超出LSB(61µV),需更换低漂移运放(如AD8557,�����=0.02 ��/∘�TCVOS=0.02 μV/∘C)。
- 优化方向:
- 采用自动归零(Auto-Zero)或斩波(Chopper)技术设计运放,抑制温漂。
- 在PCB布局中增加热对称设计,减少外部温度梯度影响。
五、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中心接触件固定性检测下一篇:铜镀层伸长率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9
11
11
10
11
18
16
15
17
20
18
17
23
18
25
18
25
25
27
1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