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栅源条件下的漏极电流检测:关键项目与实施要点
一、漏极电流检测标准测试条件
- 栅源电压设定:根据器件规格书选择典型VGS值(如VGS=5V)和极限值(VGS_max)
- 漏源电压范围:线性区VDS=0.1V,饱和区VDS≥VGS-Vth
- 温度控制:25℃基准温度点,配合高低温测试箱实现-55℃~150℃范围
- 测试设备配置:Keithely 4200半导体参数分析仪,搭配四探针测试夹具
二、核心检测项目与技术规范
1. 静态特性检测
- 测试方法:固定VDS=0.1V,扫描VGS获得ID-VGS曲线
- 判定标准:ID=0.1μA×(W/L)对应VGS值为Vth
- 允许偏差:±5% (工业级),±3% (车规级)
- 条件设定:VGS=额定最大值,VDS=VGS+1V
- 典型值范围:1mA~10A(视器件尺寸而定)
- 失效模式:IDsat下降>15%判定为工艺缺陷
- 测试点:VDS=50mV,VGS=Vth+0.2V
- 计算公式:gm=ΔID/ΔVGS |VDS恒定
- 性能指标:表征器件开关速度,需达到设计仿真值90%以上
2. 动态响应检测
- 测试配置:脉冲发生器产生10ns上升沿信号
- 关键参数:
- 导通延迟td(on): VGS达10%至ID达10%的时间
- 关断延迟td(off): VGS降至90%至ID降至90%的时间
- 高速器件要求:td<5ns(功率MOSFET),td<100ps(RF FET)
- 积分测试法:对栅极施加ΔVGS=5V阶跃信号
- 电荷计算:QG=∫ig(t)dt
- 设计关联:QG值直接影响驱动电路功耗,需与SPICE模型匹配
3. 可靠性强化测试
- 应力条件:Tj=150℃, VGS=0V, VDS=80% BVDSS
- 失效判据:IDSS>1μA(消费级)或IDSS>100nA(汽车级)
- 测试时长:1000小时加速老化,等效10年使用寿命
- 测试模式:VGS=-3.3V, T=125℃
- 参数漂移:ΔVth<30mV(1000小时测试)
- 恢复效应测量:应力解除后5分钟重测ID特性
三、测试数据管理与分析
- 数据采集规范:
- 采样频率:静态测试1kS/s,动态测试1GS/s
- 噪声抑制:采用移动平均滤波,窗口宽度=100个周期
- 关键分析维度:
- 工艺波动分析:同一晶圆ID分布σ值≤3%
- 批次一致性:CPK≥1.67(5σ水平)
- 温度系数:dID/dT需符合器件设计理论模型
- 异常数据处理:
- 剔除准则:3σ法则结合箱线图分析
- 失效溯源:热斑定位采用EMMI探测,结构分析用FIB切片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最高极限温度Tm检测下一篇:通态浪涌电流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9
9
11
10
11
18
16
15
17
20
18
17
23
18
25
18
25
25
27
1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