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脑油中单体烃组成测定技术及应用
一、检测背景与意义
- 正构烷烃含量高利于乙烯收率提升
- 环烷烃和芳烃影响重整工艺的氢气产量
- 硫/氮化合物可能导致催化剂中毒
二、核心检测项目与方法
- 检测目标:C5-C12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烯烃、芳烃的定量分析
- 典型方法:
- 气相色谱(GC):ASTM D5134(高分辨率毛细管柱法)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NIST质谱库实现未知峰鉴定
- 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解决复杂组分共流出问题(如异构体分离)
- 重点指标:
- 正己烷、异己烷(裂解活性差异)
- 环己烷、甲基环戊烷(重整反应路径)
- 苯、甲苯、二甲苯(芳烃潜含量)
- 定量技术:
- 内标法(常用内标物:正癸烷、1,2,4-三甲基苯)
- 外标法(需建立标准曲线库)
- 硫化物:紫外荧光法(ASTM D5454)或GC-SCD(硫化学发光检测器)
- 氮化物:化学发光法(ASTM D4629)
- 金属杂质:ICP-MS检测Fe、Ni、V等(影响催化剂失活)
三、检测流程优化要点
- 蒸馏切割:根据沸程范围分段(如轻石脑油<90℃,重石脑油>90℃)
- 稀释剂选择:二硫化碳或正己烷(避免溶剂峰干扰)
- 脱氧处理:氮气吹扫防止烯烃氧化
- 色谱柱:100m×0.25mm×0.5μm DB-Petro或HP-PONA柱
- 程序升温:40℃(5min)→3℃/min→280℃(30min)
- 载气控制:氦气,恒流模式(1.0 mL/min)
- 峰识别算法:结合保留指数(RI)与质谱匹配度双重验证
- 共流出分解:使用AMDIS(自动质谱解卷积系统)软件
- 不确定度评估:重复性RSD<2%(C6-C10组分)
四、典型应用案例
五、技术发展趋势
- 快速分析技术:在线GC(5min内完成C5-C10分析)
- 人工智能辅助:机器学习预测组分-工艺参数关联
- 分子水平表征:FT-ICR MS(超高分辨质谱)用于痕量杂原子化合物分析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
32
33
35
34
34
37
38
34
47
44
47
49
40
42
43
48
52
45
4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