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项目的选择依据
- 卫生学指示作用:如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反映卫生条件。
- 致病风险:其余三种菌可直接致病,需严格监控。
- 法规要求:各国标准(如中国GB、美国FDA、ISO)均将其列为必检项。
二、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1. 大肠菌群(Coliforms)
- 检测意义 指示粪便污染及潜在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的存在,广泛用于食品、饮用水卫生评估。
- 检测方法
- MPN法(最可能数法):适用于低菌量样本(如饮用水),通过乳糖发酵初筛与复发酵确认。
- 滤膜法:高效检测水体中的菌群,培养后计数菌落。
- 快速检测技术:显色培养基(如VRBA)直接鉴定。
- 相关标准 GB 4789.3-2016(食品)、GB/T 5750.12-2023(饮用水)。
2.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检测意义 常见于化妆品、医疗器械及医院环境,易引发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
- 检测方法
- 选择性培养基:Cetrimide琼脂分离,菌落呈蓝绿色荧光。
- 氧化酶试验:阳性反应结合42℃生长能力确认。
- 分子生物学:PCR检测特异性基因(如oprL)。
- 相关标准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版)、ISO 22717:2015。
3.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检测意义 产肠毒素导致食物中毒,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之一。
- 检测方法
- Baird-Parker琼脂:典型黑色菌落+溶血环初筛。
- 血浆凝固酶试验:凝固酶阳性为确诊依据。
- 免疫学检测:ELISA法快速检测肠毒素。
- 相关标准 GB 4789.10-2016(食品)、USP <62>(药品)。
4. 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
- 检测意义 A群链球菌(如化脓链球菌)引发表皮感染、猩红热等。
- 检测方法
- 血琼脂培养:观察β型溶血现象(完全透明溶血环)。
- CAMP试验: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
- 血清学分型:Lancefield分型法鉴定A群抗原。
- 相关标准 GB/T 14926.18-2001(动物源性食品)、CLSI M100-Ed33。
三、检测关键注意事项
- 采样规范性: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冷链运输保存样本活性。
- 方法验证:新引入的PCR、MALDI-TOF MS需对比传统培养法确认灵敏度。
- 抑菌剂干扰:化妆品/药品需预处理(如中和剂)释放微生物。
- 结果判读:结合生化、分子多步骤确认,避免假阳性/阴性。
四、发展趋势
- 快速检测技术:实时荧光PCR、微流控芯片缩短检测周期至4-8小时。
- 自动化设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提升效率。
- 耐药性监测:结合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五、结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
25
21
24
22
20
21
26
20
20
23
20
21
20
19
19
20
26
30
2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