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项目详解
一、检测项目分类与典型应用
-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实例:对乙酰氨基酚片剂 在24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依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浓度,确保药物符合药典标准。
- 溶出度测试 监测固体制剂在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曲线,评估药物生物利用度。
- 重金属检测 六价铬(Cr(VI))检测:与二苯碳酰二肼显色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 nm定量,检测限低至0.001 mg/L。
- 有机污染物分析 苯酚类化合物:在270 nm处直接测定工业废水中的苯酚含量,或通过衍生化提高灵敏度。
- 蛋白质定量 Bradford法: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质结合,595 nm处吸光度变化与浓度正相关。
- 核酸浓度与纯度评估 DNA/RNA在260 nm处吸收峰定量,A260/A280比值判断纯度(纯DNA≈1.8,RNA≈2.0)。
- 食品添加剂检测 亚硝酸盐: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及萘乙二胺显色,538 nm测定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残留。
- 有害物质筛查 黄曲霉毒素B1:经衍生化后于365 nm检测,满足粮油产品安全标准。
- 半导体带隙测定 通过吸收光谱外推法计算禁带宽度(如TiO₂纳米材料约3.2 eV),指导光催化材料设计。
- 纳米粒子表征 金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520 nm)分析粒径及分散性。
二、方法优化关键因素
- 波长选择 优先选用目标物最大吸收波长(λ_max)以提高灵敏度,避免共存物质干扰。
- 显色反应增强 络合剂(如1,10-菲啰啉测铁)或酶催化反应(如ELISA)可显著提升检测限。
- 背景校正技术 使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或空白试剂扣除基质干扰。
三、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快速、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可联用流动注射、色谱技术扩展应用。
- 局限性:需透明均相溶液;高浓度时偏离比尔定律;特异性依赖选择性显色反应。
四、
上一篇:染料渗透试验检测下一篇:无线电设备(宽带数据传输设备)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6
18
17
18
17
22
19
20
20
23
19
18
27
21
19
20
18
17
18
2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